有些人以為佛法是用來逃避的,所以說「遁入佛門」、「遁入空門」等等,好像把佛法理解成遁逃、放棄、消極,而不要有所成就。
《阿含經》說:「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六祖慧能也曾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我們若是厭離這個人間而求覺悟,若是放棄自己的能力,而心生退縮逃避,是沒有成就可言的。
佛教不是出家人專有的宗教,也不是供學者研究的思想文字,佛教應該是有益於全民大眾的;佛教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能為人間帶來幸福快樂的宗教。學佛法在於學出快樂來。自在、解脫、禪悅法喜都是快樂,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歡喜、快樂,因此活得快樂、幸福、自在,就是人間佛教所倡導的,是佛教精神在世間的實踐。
有一天,佛陀與弟子們入舍衛大城乞食,正好遇見對佛陀懷恨於心的人,這人立刻大聲和街上的行人談論、攻訐、誹謗佛陀。其中一位弟子看見他們當眾辱罵佛陀,於是,生氣地向佛陀說:「這裏的人沒有善根,不知尊敬三寶,佛陀,我們不如離開此處,到一個人心善良的城市吧!」
佛陀反問他:「如果搬到別的地方,還是有人不信奉佛法,那麼你要怎麼辦呢?」
弟子答道:「我們再搬到別的地方去!」
佛陀說:「為了外在境地的緣故,我們要搬到什麼時候為止呢?這不是究竟解決之道啊!根本的解決方法應是:如果我們受到輕賤,就要心不動念,以忍止諍,護於口,行於心,直到他們不再輕賤為止。」
佛陀接著又說:「一個開悟的人,安忍如大地,不應該受毀譽褒貶而動搖意誌,以無我觀,觀察諸法虛妄,那麼我、人的幻象,乃至世間所謂的好壞,不過如水上泡沫,乍起乍滅,哪裏會恒常不變呢?」
佛教是讓人得幸福的佛教,是讓人有成就的佛教,是人間的佛教,是人的宗教,是教人的宗教;恒以「無常」觀看人間而悟得「諸行無常」,勇猛精進並能「諸法無我」,「以無所得故」才能於「真空」得「妙有」,「涅盤寂靜」,成就無限。
這正是佛教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轉化金錢為善財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認為,衡量功成名就的標準之一就是賺大錢。其實,關於財富,佛教雖然主張出家人要清茶淡飯,所謂「三衣一缽」、「衣單二斤半」、「頭陀十八物」;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貧賤夫妻百事哀」,一個在家修行的人不能沒有錢財,否則如何孝養父母?如何安頓家庭、養家活口?何況布施救濟,也需要錢財作為助緣資糧,更不要說國家社會的各項發展,都需要國庫的豐實作為後盾。因此,人間佛教不輕賤錢財,隻要是來路明白、用途正當的「淨財」、「善財」,都是有用的助緣資糧。
然而,我們也必須明白,世間的成就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比如:一個人的成長,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這過程有父母養護、師長教導,乃至各行各業供應衣食住行的因緣等等。我們讀書做人、成家立業,無不希望有所成就。但成就不是憑空想象,也無法不勞而獲。適當的外緣幫助,固然對自己有利;過分的依賴他人,也不能有所成就。
人往往貪心,如果有了錢,就會隻想把錢存到銀行裏,就要積聚,那就不能創建事業;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都是五家共有(注)的,若能夠不執著於錢的擁有,讓錢財流通,成就更多的好事,才能發揮金錢的價值。所謂「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舍共結萬人緣」,那麼俗世的錢就兼具了出世與入世的大用。
有些人執著於修行就不要有錢、不能有錢,要住在貧窮裏;但是,貧窮並不保證更高的道行,這樣也是有我、有住,執著於「我要有貧窮的樣子」才是行者。除非一個人不必做事,要做事就離不開錢,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若是一無所有,怎麼財布施?我們度生、布施,要有體力、才華、能力或願心,為什麼獨獨要排斥輕賤錢財,心或物質的貧瘠,在不同層麵上會令布施和度眾有所局限。
真正值得關心的課題,應是如何將信施的善財、淨財、聖財,好好用在有利眾生的事情上,不應該落入「貧窮才表示修為足夠」的執念。現代化的佛教,隻要是能對國家民生,對社會大眾經濟、生活有利的事業,佛教徒都應該去做,這才是真正的「無住」、「無我」。
注:五家(王、賊、水、火、惡子)共有:一、一場水火天災,疾病人禍的災難,傾家蕩產;二、強盜土匪,劫奪我們的財富;三、貪官汙吏以種種的手段侵奪百姓的財產;四、不孝子孫,浪蕩家財;五、國家的苛政賦稅,使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