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的成就:同體共生(1 / 3)

《雜阿含經》有一則比丘爭誦經唄的故事。

有一天大迦葉對佛陀稟報:「佛陀!有兩位比丘,心性剛強,一位是阿難的弟子難荼,一位是目犍連的弟子阿毘浮,兩人時起諍論,相互爭誦經唄。明日約定一決勝負,比賽誰誦出的經唄最多,誰說的法最勝!」

佛陀立刻派人喚來難荼和阿毘浮,問他們:「你們有聽過我的教誡中,有教導人彼此鬥爭,分別勝負高低的經義嗎?」

「我們不曾聽過佛陀有諍論勝負的經義。」

「真正勝利的人,是止息貪瞋癡的迷亂,能勤修戒定慧三學,殺掉六賊造作;能正觀五蘊如芭蕉不實,以八正道為指標,證入大般涅盤為寂樂。背誦千章萬偈,不明自心,於解脫何益?」

佛陀要我們心能正定,遠離人我彼此的諍論。《金剛經》強調「應無所住」,於人間的企業,就是要能不執著一個固定的市場,不對舊市場、舊產業緊抱不放;而能夠勇敢地另辟舞台、另尋市場、另做新的創意組合。透過「重新估定價值」,「集體創作」,「製度領導」,開展出一個企業能夠嶄新,而且生生不息的生命空間。

重新估定價值

在《金剛經》中,佛陀要眾生不執著在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不要讓分別心阻撓我們的修行,人間的組織或企業若是能夠體貼人性,關懷大眾的需要,設立方便多門,便能創造新的價值。

過去人們聽經聞法得要前往道場,但是,由於道場的偏遠、交通不便,往往令人猶豫。而道場的硬設備,不一定符合聽講的需要,有些初聞佛法者,勉強聽一、兩次,就打消了聞法的善念。

《法華經》說:「所在國土,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若經卷所住之處,若於園中,若於林中,若於樹下,若於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穀曠野,是中皆應起塔供養,何以故?當知是處即是道場。」

《維摩詰經》也說:「直心是道場,深心是道場,菩提心是道場,布施是道場,三明是道場,於一念間知一切法是道場。」

也就是說,在人間,應該處處都是菩提道場。為了讓佛法普及於人間,我們走入家庭、學校、工廠、農村、工地、軍營各地,並且持著「傳統與現代融和、信眾與僧眾共有、修持與慧解並重、宗教與藝文結合」的理念,一直在推行人間佛法。

佛光山及各別分院的建築,都設有講堂、會議室、教室、談話室、簡報室、圖書館,並漸次增設佛光緣美術館、滴水坊等等。讓信徒不隻能入道場拜佛,在講堂、會議室、教室,也有佛法開示,我們讓出世與入世調和,山林與社會結合,出家與在家,隨時隨處都能修行。

佛教出世的精神,入世的實用,便是以慈悲的佛智慧,救度、布施眾生。世間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也要時時因應外在條件的改變,有計劃、有組織、有效率地提供貼近人性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也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關於「集體創作」

組織、企業要創造新的價值,單憑一人獨撐大局、獨斷獨行是難有成就的,要集合眾人的創意與共同成就的意誌。

佛光山早期一無所有。沒有現代化的設備,沒有當今流行的企管理論,但我們有群策群力、集體創作的共同默契。一九六七年,開山的工程,我帶著心平、心定、慈莊、慈惠、慈容等第一代弟子,胼手胝足,一草一木地開墾,一土一石地搬運。在荔枝園中描繪全山硬件的輪廓,在老慧明堂內討論弘化的宗旨。

從無到有的每個階段,大家偶爾或有見解上、看法上、判斷上的不同,但是,關係到佛光山的大方向、成就佛教的需要,步調馬上一致;從來沒有為了一己自私的爭執,隻有一起克服困難、同舟共濟的用心。這是佛光山的開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