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蔡氏效應與拖延症(1 / 2)

20世紀20年代中期,柏林大學的一群學生去餐廳吃飯,大家當時都對同一個服務員下單,服務員並沒有用紙筆記錄下來,但是卻將菜上得一樣也不差,這樣超強的記憶力讓學生感到吃驚。飯後學生們返回學校,其中一個學生卻將東西落在餐廳裏,卻不知道將東西放在哪裏了,回到餐廳後,這個學生希望服務員超強的記憶力可以幫助他找到線索。

可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服務員幾乎什麼都記不起來,盡管他能夠記住自己所上的菜,可是對於客人叫什麼、坐在哪兒,將東西放在哪裏等事一無所知。這件事很快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的注意,他開始意識到這個現象背後可能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普遍性規則,經過他和學生們幾十年的研究,大家終於發現了一個現象:當某件事情沒有做完,或者中途中斷,或者最終沒能實現目標,那麼腦子裏就會產生一個聲音,不斷催促自己去完成這件事。當某件事做完之後,人們往往就會很快忘掉這些事。

這個研究也證實了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的存在,這個效應認為人們天生具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當要做的事情還沒有做完時,強大的完成欲會促使他們不斷記憶這些事情,並盡早完成這些事;當人們順利完成這些事情之後,個人希望完成工作的動機已經得到滿足,因此常常會輕易忘掉自己做了什麼。

最常見的就是當一個人聽歌時,如果將歌曲順利聽完,那麼大腦會自動切換,然後期待著聽下一首歌,對於這首歌的記憶也不會太深。可是如果歌曲在中途就被打斷終止,那麼大腦中可能會反複循環播放這首歌的旋律,並催促著聽歌者重新打開播放器將歌曲聽完。

現如今許多電視節目以及電台廣播也會利用這個效應來吸引更多觀眾(聽眾),並引起受眾對象的長期關注。比如節目主持人或播音員在講述某個精彩故事,或者播放某個精彩節目時,往往不是一次性結束,而是在高潮部分到來時戛然而止,並給出一句“想要了解後事詳情,請在明天同一時間接著收看(收聽)我們的節目”。當觀眾(聽眾)聽到精彩部分時,情緒和胃口已經被調動起來,他們迫切地希望將故事看完(聽完),並想要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按照蔡格尼克記憶效應,人們往往會自動催促自己去做未完成的事情,而這似乎也能夠有效抑製拖延症,或者可以說大腦本身就帶著抑製拖延症發作的因子,想要發揮蔡格尼克記憶效應的影響力,確保能夠對拖延症造成約束,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產生完成某項工作的衝動時,先做一個比較完美的開頭,當擁有一個比較好的開頭時,人們往往會產生將這項工作繼續下去的衝動,這個時候,大腦會不斷釋放信號督促工作者完成工作任務。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案例,有一個患有拖延症的患者希望接受心理治療,尋求解決這一心理病症的方法。第一天,心理醫生什麼也沒說,拿出一張紙,讓患者隨便畫一幅畫。患者想了想,準備畫一個太陽,可是太陽還沒畫好,心理醫生就將畫收了起來,患者開始表現得心事重重。

第二天,心理醫生仍舊讓患者畫畫,這一次,患者畫了一艘船,可是船還沒成型,畫作又被收走了。接下來的幾天,患者依舊被要求畫畫,然後那些畫在完成之前都被收走了。患者對此感到很鬱悶,他質問心理醫生為什麼不讓他好好把畫畫完,因為這幾天他總是在想那些未完成的畫。

心理醫生聽完之後,隻是微微一笑,然後對患者說道:“以後你不用立即去完成某件事,隻需要想辦法做一個開頭就行了,這就是我給你的治療方法。”患者半信半疑地接受了這個奇怪的建議,然後真的在工作中照辦了。一段時間之後,他找到心理醫生:“我受不了了,你的方法簡直太折磨人了,所以我最近幾天根本沒按你說的去做,聽著,我把工作完完整整地做完了,你這個庸醫。”

心理醫生並不生氣,而是拍了拍患者的肩膀說:“真該恭喜你,你瞧,現在你已經不再希望看到事情拖在那兒遲遲得不到解決,據我所知,你的病差不多已經好了。”患者聽完之後,轉念一想,才意識到心理醫生真的幫助自己治好了拖延症。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對於拖延症有一定的療效,但是它也並非總是在起作用,換句話說大腦有時候也會懈怠,畢竟個人的性格、思維、習慣、毅力、完成欲都不同。如果一個人天生比較懶散,缺乏進取心,那麼完成欲也就非常低,無論這件事是否完成,他都不會放在心上。還有一些人缺乏自律,雖然他們也會產生完成欲,可是卻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當外在的誘惑更勝一籌時,蔡格尼克記憶效應就開始失效。

美國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以及約翰·蒂爾尼在他們合著的《意誌力》一書中這樣說道:“蔡氏效應原來並不像心理學家幾十年來假設的那樣是個直到任務完成才消失的提醒音。不時的分心,並不表明無意識腦在監控任務進展,也不表明無意識腦在督促有意識腦完成任務。相反,無意識腦在催眠有意識腦製訂計劃。無意識腦顯然不能獨立做這個事情,所以它催促有意識腦去做,把時間、地點和機會之類的細節想清楚。一旦計劃出來了,無意識腦就不再用提醒音促進有意識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