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管理學家在談到自我管理的時候,提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當人們意識到自己麵臨許多煩瑣的工作任務時,選擇“不做什麼”可能會比選擇“做什麼”更加重要。許多人對此感到疑惑,一般情況下,選擇本身就帶有一定的“占有”屬性,這種屬性常常決定了人們對外在事物或者某種利益的接受,更多時候,是個人從外界的一種攫取,很少有人會說要選擇“不做什麼”。
其實這隻是心理因素在作祟,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從時間管理的角度出發,或許選擇“不做什麼”更加容易,更加省時省力。因為選擇“做什麼”通常是一個建立係統的過程,人們需要建立任務清單,需要製訂各項工作的計劃。而選擇“不做什麼”是一個優化和篩選的過程。建立係統的過程比較煩瑣,而且由於處於摸索的過程,常常會被一些不確定的東西所幹擾,會因為各種嚐試而耽誤時間。相比之下,優化和篩選的過程顯得更加科學合理,而且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可以參照,因此可以有效排除許多不合理的選項,確保個人的工作約束在一個合理的範疇之內。
此外,當人們試圖建立一個任務係統的時候,處於一個比較興奮的狀態,對於各項任務都會產生興趣。因為無論是利益的刺激、興趣使然,還是出於好奇,人們通常會對自己的選擇充滿期待,他們更希望自己以一個奮鬥者的姿態出現,更希望在自己的奮鬥履曆上增添更多光環,因此可能會對自己提出越來越多的要求,會嚐試著做各種各樣的事情。
同樣地,當一個人對自己所做之事做出選擇時,往往會陷入“必須做點什麼”“必須做得更多”或者“我能做更多”的狂熱狀態。此時他們會變得更加盲目和感性,更容易在工作選擇時失去精準的判斷,而最後的結果就是他們一直都在不停地做事,不停地抱怨自己的時間太少。
如今人們麵臨的選擇越來越多,隻要願意的話,人們可以一直做下去,因為會有源源不斷的任務和工作出現,人們根本沒有辦法做完所有的事情。在製訂工作規劃和人生規劃的時候,如果沒有進行合理的選擇,那麼就容易陷入“想做而做不完”的尷尬處境中去。
而選擇“不做什麼”作為一種合理的篩選程序,能夠有效抑製不良信息、無價值信息的幹擾,能夠幫助自己抑製住內心的衝動。通常情況下,人們更願意抓住機會,而不願意放棄機會,對人們來說,任何一份工作都可能帶來價值,都會幫助自己獲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對於出現的越來越多的工作任務常常會失去抵抗力,但來者不拒的工作風格無疑會讓時間得不到高效的利用。作為一種信息篩選方法,選擇“不做什麼”更像是一種自我克製的法門,會讓人從狂熱的狀態中解脫出來,變得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