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保持自信,別被消極情緒左右(2 / 2)

任何人在行動之前都要重整自己的內在認知結構,隻有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讓自己更加自信,才不會在行動中出現內心的抗拒和情感的消耗,從而提高行動效率。缺乏自信的人,行動時也不夠堅定,做事猶豫不決,他們的行動認知與思維認知往往會產生分歧。

那麼該如何提升個人的自信呢?心理學家認為想要讓自己變得更為自信,首先就要懂得給予自己更高的評價。在對自己做全麵的分析時,多看到自己身上的優點,這也是調節內在認知結構的一種方式。

許多人在做事之前會給自己打氣,“我的專業技能非常出色,能夠應付工作中的困難”“我有出色的時間把握能力,這點兒時間足夠我完成工作了”“我製訂的規劃很完善,在執行的過程中會節省不少精力和時間”“我的能力不比他們弱,他們能做的,我也能完成”。經常給自己一些激勵和鼓舞的人,往往會擁有更強的自信。

不過,僅僅從心理上進行自我評價和拔高還不行,真正的自信來源於成功經驗的積累。因此心理學家提出一個方法,那就是製訂一個容易實現的小目標,然後立即執行,確保短時間內實現目標。

按照心理學家的說法,許多人之所以執行力差,就是因為將自身的目標定得太高,人們總是追求一些遠大的目標,“我希望成為千萬富翁”“我希望中500萬的大獎”“我希望擁有一架私人飛機”,這些目標往往太高大,容易與現實脫節,實現的難度非常大。在追求的過程中,人們容易失去耐性,並且會在遇到困難時這樣自我安慰——“這些目標那麼難,我達不到目標也很正常。”由於有了這些想法,人們的執行意識會進一步被削弱。

製訂小目標然後實現它,往往可以提升自信。比如一個人想要學習寫作,這個時候他可以買一些本子寫一點兒文章。練習了兩個月之後,他對自己的寫作水平還比較滿意。在這裏,這個人學習寫作並沒有製訂“要當大作家”之類的遠大目標,而是為了能寫一點兒東西,這樣的小目標很容易實現,而實現之後也會增加個人的信心。在這裏他隻用小成本(幾個筆記本以及一點兒時間)就滿足了自己的需求(寫作需求),而沒有因為一些大目標(當作家)沒有實現而陷入掙紮。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沒有必要想得太過於複雜,隻要花點兒成本來實現小目標,就可以給自己增加更多的信心,而這對於日後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好的自我評價能夠調節和改善自我認知,而成功的工作經驗則強化了這種認知,並幫助自己打造出一個更加積極的個人形象,這種形象有助於人們更好地應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