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身邊的人進行觀察,就會發現很多人的作息時間都不規律,而且也不夠合理。在過去,人們講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和工作都非常規律,而且合理進行了工作與休息時間的分配,保持勞逸結合的平衡狀態。這種平衡符合人體的生物特性和運作規律,因此能夠確保身體處在一個比較健康、科學的狀態。不過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出現了很大的變化,許多人甚至顛倒了原有的生活模式,比如一些上班族會加班到半夜,一些喜歡夜生活的人刻意在晚上出去活動,而這樣的表現會直接導致人體生物鍾的紊亂。
生物鍾是生物體內的一種控製生命活動的生理特性,它是由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序所決定的。對於人類來說,生物鍾的最基本形態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和夜晚是有著明確的功能劃分界限的。生物學家經過研究,發現人在一天中有三個時段大腦功能處於黃金高峰,在這些時段內,人們可以高效地從事各項工作。
第一個黃金時段是早上6點~上午11點,在這個時間段內,由於經曆了一晚的休息和調整,人的精力比較旺盛,注意力比較集中,其中記憶和理解能力最為突出。尤其是早上8點~11點之間,個人的狀態達到最高峰,最適合將一天中最耗費精力的任務放在這一時間段去完成。
下午3點~4點是第二個高峰,中午消化的食物提供了足夠的能量,而午休也讓上午工作帶來的疲憊一掃而空,這個時候,人的大腦比較活躍,學習能力比較強,適合接受一些新的工作內容。
晚上7點~9點,人們已經享用了晚飯,能量得到一定的補充,而此時的大腦還沒有發出睡覺的指令,整個大腦比較清醒,思維也比較敏捷,加上相對安靜的環境和放鬆的心態,人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一些相對輕鬆的工作。
同樣地,人們還可以找到最適合休息的時間段,比如到了晚上10點~11點,人體內的各項器官都開始出現疲倦,它們迫切地需要通過休息來進行休整,此時,如果還在繼續工作,還在大量消耗精力,第二天的工作就會受到影響。如果長期得不到合理的、充足的休息,那麼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身體負擔,並對身體各個髒腑器官造成損害。
中午12點~下午2點,這段時間是銜接上午和下午的重要時間段,它介於上午的工作時間段和下午的工作時間段之間,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它可以對上午的高強度工作狀態做一個休整,並為下午的工作積蓄能量,因此適合用來休息。通常在下午下班之後,人們也可以抽出一點兒時間來調整身心,比如下午5點~下午7點,人們可以進行飯後散步,一方麵可以緩解疲勞,另一方麵可以消化食物,並為晚上睡眠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