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景對這場失敗的懊悔和自責是沒有人能夠體會的,所以聽到張維的話,就全回想了起來。
“生員參與實業,真的有這麼大危害嗎?”神景問道,
“陛下,生員參與實業的危害並不大。”張維誠懇的回答說,神景眼神一亮,他接著反說道:“危害大的是實業人員,反參與到生員之中。”
“自朝廷法度實施以來,生員參與到實業的過程已經成為潮流,大量生員涉事生活產業,其中以商利最為暴漲,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加瘋狂的追求商利。”
“以微臣三十二功過冊中所說,新政在發源之前,這時候的生員們還處於純粹,新政確實給眾子弟減輕了負擔,讓他們可以自力更生,正如方首輔當初宣揚的一樣,讀聖賢書,做光明事,報家國天下。”
‘家國天下’這四個字讓神景更加專注,這正是方學的核心,也是神景當初支持的變革之道。
慕容修這時候也看完了那部三十二功過冊,這確實是一份極其有殺傷力的冊子,它寫得太詳細了,詳細到根本不可能作偽。
看完這篇冊子慕容修才知道他被騙了,一絲冷汗從他額頭流下。
他驚覺,張維絕不是僅僅要打敗方鏡儒才來到這裏,他也絕不是一個人在準備,他們是想取而代之,他們也有自己的革新理念。
再次聯想到張世榮的案件,慕容修才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大錯,他不應該帶張維麵聖,或者他根本就不應該答應這件事,張維自己將冊子一遞,以陛下之性格自然召見,何須來找他?
慕容修在看向站在神景麵前的張維,自號九頭丞相的他還是被這個老狐狸給陰了。
“既然如此,那又為何會變壞?”神景接著問道。
張維自然早有準備,他回答說:“陛下,原因就在於,新政發源前,確實是先讀書後做事的,可新政之後呢?到了新一代的生員情況就完全變了。”
“原因在於對商人們來說,生員們可以從商,那商人們自然可以從政,因此一開始養士,捐士成風,這種情況對新一代生員們來說,他們又何必十年寒窗的苦讀?先從商,在從政已經成為了主流。”
“這還隻是其次,隨著近年來,風氣盛行,微臣估計,當年純粹的學子已經不複存在,因為純粹的讀書人在這樣的環境裏是無法生存的,生員變成了工、商二者必取的特權,士人的特權完全變成了他們逐利的特權,如今我大曌幾乎全民逐利,科場考舉,已經變成了一盤明碼標價取得特權的生意。”
張維說的擲地有聲,神景聽了大吃一驚,這不就是買官賣官嗎?
他萬萬沒有想到的,僅僅隻是十數年過去,情況就變得如此之糟糕,這些問題方鏡儒從來都沒有稟報過,他會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