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三十年災荒(1 / 2)

“看你小子,白嫩嫩的樣子怎麼可能知道。你所說的家破人亡,食無糧,睡無寢,不過是一時的,一瞬間發生的事,你知道持續三十年的家破人亡,三十年的食無糧,三十年的睡無寢是什麼樣的嗎?”

張世榮又喝了一杯,根本不會喝酒的他,似乎有些醉了。

“三十年啊,你這種小子能長起來兩代人,從家破人亡中建立家園,又家破人亡,在建立,再家破人亡;你從小到大吃的每一頓飯都可能是最後一頓,下一頓永遠不知道在哪裏。”

“那是你今天晚上能有一張草席裹身,而明天不知道能不能用這身草席換一頓飯而徹夜不眠,那是沒有希望。”張世榮就著酒說完了這段話,李健城不知道他的心情如何,但他知道那酒很辣,辣嗓子。

“朝廷每年撥款那麼多銀子,難道不夠救災嗎?”李健城道。

“我任職山東巡撫多年,主持賑濟救災這麼些年,我才明白。土地荒了,我可以找人種上。糧食收得少,那就多種些,總歸是能找補些口糧,有希望農民就不怕吃苦,可人心的饑荒起了,我拿什麼去救?”張世榮反問道。

從成樂朝到神景朝,三十五年了,這場災荒在張世榮看來,催生了無數人心的妖魔,這些妖魔肆虐在人間。

李健城用超時代的眼光能理解張世榮說話的心情,但理解歸理解,卻並不能說明實際情況。

“張大人,你在山東還保持征收朝廷減免的賦稅,甚至把朝廷賑災的錢糧,用高利貸的形式借給百姓,這是事實吧?你這麼做,難道不是在殘害山東百姓?”李健城質問說。

這是朝廷已經查明的事情,這種事情當然做不了假,李健城很有興趣知道張世榮本人怎麼說。

張世榮聽了來了興趣,他說道:“和你說說也沒有關係,小子,我問你,你知道朝廷為什麼要救災嗎?”

“當然是幫百姓挺過災難,重建家園啊。”李健城公式化的回答道。

“朝廷在早些年這樣做,確實是有效果的,但小子,這是持續到現在的災禍,最清楚它的人是那些在災區中的百姓。他們知道重建了之後會在毀,他們知道朝廷會賑災,給他們發銀子,不但他們自己知道,客商、遊俠,外鄉人也知道。你知道這樣的後果是什麼嗎?”張世榮道。

“他們會享受災荒。”李健城回答說。

“享受!你小子用的這個詞好,人不怎麼樣,詞倒是用得不錯。”張世榮誇獎說。

嘿!咋說得好好的,罵人了不是嗎?李健城嘴角抽搐,但他很容易理解張世榮所說的意思。

凡事形成了規律,那就會變成生活手段,對山東的災民來說,既然建設了家園會在毀,毀了還有朝廷來救,那當然是不如不建,等著救不就行了?這就是典型的人禍。

張世榮被引起了話頭,他說道:“山東百姓最難的不是災荒,災荒就在那裏,最難的是他們走都走不出去。整個大曌最開始的災荒就發生在那裏,從那裏的人走出去搶狗食都搶不贏別人,因為別人都說災荒是他們帶來的,連狗都嫌棄他們,仿佛是山東百姓帶來了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