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優柔寡斷(1 / 2)

孫堅見劉先開口,當即冷笑一聲道:“哼,其一,荊州需撥調糧草十萬,戰馬千匹予某以做賠償”。

劉先一愣,旋即開口道:“糧草一事尚且易耳,這南方本就缺少馬匹,急切間抽掉千匹戰馬並非易事,需上報州牧再行商討。”

孫堅置若罔聞,又道:“其二,劉景升調走江夏駐軍,允我屯兵江夏。”

“這,烏城侯強人所難啊?”

“哼!其三!劉景升需親至我軍陣前,設壇做祭,以慰我軍心!”

“文台!何故如此?逸之為你孫劉兩家罷兵而來,文台竟如此不通情理苦苦相迫否?莫說劉景升一州之主,坐視荊襄,便是那三尺頑童恐難遂文台之願!”李逸聽完不僅氣惱孫堅如此咄咄逼人,心中更是惱恨孫堅不通情理,置自己好意完全不顧!

“孟嚐休再多言,若非看汝之情,這幾日也不得休戰,必要打破襄陽活捉劉表,以泄我心頭之恨!”孫堅固執己見,絲毫沒有罷戰休兵之意!

“哎!文台如此固執!逸好言相勸竟無寸功,望君三思!逸便此別過!他日文台若敗無歸處,可前來豫州”。李逸也是氣極,再不留情麵,轉身回船。

劉先更是氣極!冷哼一聲隨李逸回轉。孫堅也覺自己所求異常過分,然,正為使李逸再無周旋之機,自己好進兵襄陽。當下一抱拳衝李逸身後大呼道:“孟嚐之意某心領了!他日若得荊州,必專赴許昌向孟嚐賠罪!”

船中李逸也不轉身,隻大聲回喝道:“今日別過,恐與文台即成死別矣!文台兄,切記一言,窮寇莫追、萬勿輕敵、隻身冒進,或有一線生機!”

孫堅等皆聽的真切,孫策心中一驚,暗暗小心!孫堅隻道李逸惱怒所致,不以為意。

當下李逸棄舟上岸,也不停留,引趙雲等人即可回轉襄陽,向劉表交代清楚。

待至襄陽,劉先自行先回複劉表,李逸與趙雲回轉驛館,滿寵上前道:“主公料事如神,那長公子劉琦曾暗中來訪,直言若得為世子,繼承荊襄,必與我豫州聯盟,共同進退。”

“哼,劉琦還是太過天真!”稍一停頓又問道:“荊襄賢士甚眾,伯寧這數日間尋訪,可有所獲否?”

滿寵拱手道:“寵奉主公之命,曾往水鏡先生處求訪,司馬徽卻隻教一言,命專贈主公。”

“是何說辭?伯寧講來聽聽!”

“尋遍天下,招攬有緣,兵鋒西進,駐足潼關,輕離河洛,遠走西南,羽化成龍,可臨九天”。滿寵輕聲回複。

李逸心中一跳,卻不做聲。滿寵又道:“水鏡先生有一書,令轉奉主公。”說著自袖中取出一封用火漆封好的書信遞給李逸,李逸展開看時,見上麵寫道:

“何需苦訪,隻待有緣,他日必有與將軍相逢之時,天道奇玄,天象驟變,無根之星,陡生中天,其芒過耀,紫府幽暗,隻宜西行,莫戀東南。當取則取,萬勿憂斷。若得五謀,佳麗三千”。

李逸心頭狂跳,莫不是這星象玄學竟果真如此厲害?無根之星陡生中天,可不正是指我本為無根無本的人,突然出現的麼?隻宜西行莫戀東南,我本有意占據襄陽兵臨江東,占據原本孫權的地盤,看來是有大風險的。當取則取萬勿憂斷,可不正是我有時過於優柔寡斷麼?此次荊州之危,正是我進取之良機,郭嘉荀彧一力謀劃讓我趁機而進,全因我感覺時機不成熟,怕荊州不能順利得手,反而失了天下諸侯間的好印象,再導致豫州空虛陷入兩難之境,因此坐失良機。如今若再發兵來取,反而陷自己於不義。為今之機,也隻有再等時機了。好在已攻占宛城,也不妄籌謀一遭。功敗垂成喪失此次奪取荊州良機,正是因為自己優柔寡斷、前懼後怕所致。至於這五謀之說,卻不知是指什麼?若得五謀,佳麗三千?那可是皇帝的待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