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三思終有悔,幸能一忍永無慮。

諸事隨時皆流水,此懷無日不春風。

——古德

將心比心

在一個畜欄裏同時養了豬、綿羊、乳牛。一天,飼主打開畜欄,捉住了豬,豬奮力抵抗,大聲叫喊。一旁的綿羊、乳牛斥責道:“主人也常常來捉我們,我們從沒有大呼小叫,都是柔順地服從主人;今天才捉你一次,為什麼就那麼抗拒、嚎叫呢?”豬答道:“主人捉我和捉你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他捉你們,隻是要你們的羊毛或乳汁;可是捉我,卻是要我的命呀!”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重要的不是共享榮華富貴,不是同一思想同誌,而是人與人之間要有一顆“將心比心”的互相體諒之心。

夫妻結婚之後,朝夕相處,如果不能將心比心,相互體諒,如何維持親愛?父母子女居家,老少代溝,不靠將心比心,相互體諒,怎麼能安居樂業?社會上,士農工商、軍人公教、政客庶民,不能將心比心,怎麼能和諧相處?人與人之間有了將心比心,有了彼此體諒,就能相互包容,就能相互尊重,就能相互愛惜;如此,體諒不是比榮華富貴、思想同誌更加美好嗎?

由於立場不同、情況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所以人際的相處不能將心比心,沒有體諒的關懷,則人間不會和樂!

一個獵人每日捕殺野獸,箭射刀殺,網捕茅刺,樂此不疲。後來有一天,他被山民捉到,要火燒祭神,這時他才感受到麵臨死亡的觳觫,才體會到死亡來臨的痛苦。所以,吾人對別人的失意、挫折、苦難、傷痛,不能漠不關心,尤其不能有幸災樂禍的心。所謂“眼看他人死,我心急如焚;不是傷他人,看看輪到我”,吾人應該將心比心,要有體諒別人的心,這才是人間的修行。

有的子女年輕時不知道要孝順父母,及至自己做了父母才感覺到需要兒女的孝順。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人不要凡事要到最後才懊悔不及,應該在平時就要將心比心地為別人設想。我們怕家禽饑餓,要喂它餐飲;我們怕花草幹枯,要給予澆水;我們對於動植物都能有此體諒的心,為什麼對於同胞、家人、朋友,不能將心比心給予體諒呢?

將心比心就是佛心,體諒的心就是佛心。佛心,就是慈悲,就是道德,就是善美。所謂“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不亦宜乎!

·佛光菜根譚·

了解別人是體諒之道,寬容別人是和睦之道,

接納別人是群我之道,關懷別人是友愛之道。

男人心事

蘇武奉命出使匈奴之前曾給結發妻子留下一首詩:“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嫣婉及良時。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參晨皆已沒,去去從此辭。行役在戰場,相間未有期。握手一長歡,淚別為此生。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複來歸,死當長相思。”後來匈奴逼他投降,蘇武不肯屈服,被流放到酷寒的北海牧羊,曆盡磨難。十九年後他終於回國,履行了對妻子“生當複來歸”的諾言,而其妻以為他早死了,已經改嫁。

已婚男人的心事有多少?一般男人總覺得自己每天辛苦賺錢養家,妻子應善待自己,讓自己沒有後顧之憂。所以,做丈夫的總希望妻子能勤儉持家,善守婦道,不可東家長西家短製造問題,不可經常外出惹是生非。男人對女人要求的戒條似乎特別多,所以許多丈夫會嫌怪妻子不能順他的心、如他的意:

一、不夠溫柔體貼。一般男人不易滿足於太太的愛心,總覺得女人應全心全意對待自己,如果妻子把太多注意力放在兒女身上,或是忙於家務,對他稍有疏忽,在衣食住行生活上不能滿足他的需求,便責怪妻子不夠溫柔體貼,甚至經常和自己爭理而不夠順從。如果發現別人的太太條件優秀,就會更加埋怨自己的老婆不如別人。

二、不善整理家務。所謂“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寄托妻子操持家務,如果妻子對治家一無所長,不但不能把持家計預算,不善下廚烹調,不能代表一家應付親朋外事,甚至家裏內務不整,到處髒亂。尤其不能和家中成員和諧相處,這是讓男人最不滿意的地方。

三、不懂孝敬公婆。中國人重視倫理道德,兒女理應奉養父母,盡人子之孝,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一般父母也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因此兒子一旦結婚後,媳婦侍奉公婆是理所當然,也是丈夫衷心的希望。假如妻子對公婆不能噓寒問暖,造成婆媳不和,讓兒子在妻與母之間難做人,這是男人最大的遺憾。

四、不會教育子女。丈夫在外忙賺錢,若妻子不是職業婦女,教育子女的責任當然也寄望在妻子身上。一位賢妻良母能對子女施以正當教育,但現在有些母親,自己為人都有所欠缺,如何教育子女呢?子女從小應學習守規矩,懂禮貌,遊戲玩樂都要有節製,生活作息要正常;有的母親整日找朋友逛街、打牌,疏於照顧兒女,一旦兒女行為出現問題,丈夫當然就會責怪妻子不善於教養了。

五、不肯善待親朋。男女結婚,也等於把兩個家族結合在一起,男女雙方都各有家人親屬。有時丈夫忽略了女方的親朋好友,妻子會發出怨言;同樣,對男方的親人友朋,妻子如果不能善待,丈夫也會感到難堪,怨怪太太心量不夠大。夫妻因此時生齟齬,怨怪不斷,這樣的家庭怎麼能幸福快樂呢?

六、不知勤儉持家。男人賺錢,每個月的薪水有限,若家庭主婦不善持家,不懂量入為出,而好慕虛榮,好逛百貨公司,好買名牌,整天隻知打扮自己,不能體會丈夫賺錢的辛苦,使得靠薪水養家的丈夫每日心驚膽顫,或許因此貪汙、侵占公款,走上不歸路。這樣的家庭,不可能幸福平安。若期望家庭美滿,男人的心,女人不能不知。

·佛光菜根譚·

一等太太:治家整潔,賢惠有德;

二等太太:慰問丈夫,讚美辛勞;

三等太太:嘮叨不休,嫌怪家事;

劣等太太:搬弄是非,製造事端。

女人情怨

一幫女人聚會,很晚了,大家的手機輪流唱響,隻有小張的手機一直沉寂,大家說:“你老公對你可真放心。”回到家,小張問丈夫為什麼不打電話給她,丈夫答:“我每次出去,你總打電話問我幾點回家,我覺得很煩,所以你出去我就不問,表明對你很信任。”小張說:“你讓我很沒麵子,好像我是個沒人關心的女人!”

摘引自《小故事大道理》

結了婚的婦女,有的人滿足於平順的生活,心甘情願地做家庭主婦,成為賢內助,與丈夫共同為事業打拚;也有的婦女,享受丈夫事業的成就,過著富裕的少奶奶生活。而社會上不滿意婚姻、不滿意男人的怨婦數量也多。婦女究竟怨恨一些什麼呢?

一、怨丈夫賺錢少。女人持家,常常感覺家用不夠。有的人會自己打零工賺錢,貼補家用;有的則怨怪男人不會賺錢,經常在嘴邊責怪男人:“你沒有用,賺那麼少錢,還擺什麼架子?”這是讓男人聽了最感泄氣的話。

二、怨丈夫不幽默。家庭的幸福、家庭的溫暖、家庭的歡笑,本來應該由夫妻共同營造。有的丈夫平時不苟言笑,總是繃著一張臉,擺出嚴肅冰冷的表情;每天下班回家,隻知喝茶、看報,不會說讚美的語言,不會製造歡樂的笑聲,甚至經常把在公司上班的不好情緒帶回家中,讓家裏時常籠罩著低氣壓。這是現代婦女結婚後最感灰心之處。

三、怨丈夫應酬多。一個女人結婚後,若每日孤單地守著家,為了家庭每日辛勞,而丈夫整天在外應酬,和朋友聚會歡樂;更有甚者,有的男人經常涉足風月場所喝酒跳舞,可憐的妻子在家翹首盼望,難免心生怨歎。不過,時下還是有一些好男人,知道事業與家庭同等重要,一到下班時間就謝絕外出應酬,回家吃晚餐,下班回到家後也不談公事。隻是這種好男人,不是每個女人都有幸能遇得到。

四、怨丈夫不體貼。一個體貼的男人,下班回家後總會主動幫忙家務,這不但是體貼太太,也是教育兒女的最好示範。據說某任美國總統下班回家後,總會到廚房幫太太一點小忙。時下一些大男人,總以為自己賺錢養家,已經是家裏的大恩主了,因此每天上班以外,回到家就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其實,一個幸福的家庭,丈夫除了賺錢養家,還得對太太付出愛情,表現真心,多一些讚美,多一些勤勞幫助。如此,就算經濟上不甚富有,隻要相處上能多一些體貼,必能使夫妻的感情增進,愛情升華。

五、怨丈夫不講理。男人多數仍有沙文心態,總認為自己是一家之主,隻有他有權發號施令;尤其夫婦之間,有了不同看法,丈夫總覺得自己才是對的、太太永遠不對。這種專橫的丈夫會讓妻女受很多委屈,所以過去胡適之先生提倡“男人要怕老婆才好”。其實,男人不一定要怕老婆,而應該是互相尊重。彼此既是夫妻,應該同心協力,共同建設幸福的家庭才對。

六、怨丈夫不規矩。一個家庭,就算妻子賢惠,但假使男人不規矩,在外花天酒地,吃喝玩樂,揮霍無度,甚至拈花惹草,逢場作戲,恐怕也難以幸福。丈夫應該經常和太太出雙入對,或是養成在家讀書的習慣。夫妻建立共同的興趣,在事業上共同攜手同進,在精神上過著有相同信念的生活,不斷充實自己的性靈,這樣的愛情才能得到保障,這樣的家庭也才會幸福美滿。

·佛光菜根譚·

一等丈夫:幽默說笑,助理家務;

二等丈夫:喝茶看報,讚美太太;

三等丈夫:氣勢淩人,嫌東嫌西;

劣等丈夫:在外交際,遊蕩不歸。

不世之才的早教

司馬光跟姐姐一起剝青核桃。姐姐有事離開,仆人對司馬光說:“你隻要用熱水燙一下就很好剝了。”姐姐回來,看他剝得特別快,剝了很多,就問:“你如何剝得這樣快?你何以知道要用熱水燙一下?”司馬光回答:“我自己本來會的。”父親聽到了很警覺,告訴他:“自己有多少本事就說多少話,不要欺騙別人去逞能。”父親慎於始,兒子初次逞能撒謊,就幫他糾正過來,才成就了司馬光的德行。司馬光說過:“平生所為之事,無有不可語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