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複興,社會進步,端賴吾人養成隨喜的性格。你要競選為眾服務,我樂於隨喜投你一票;你興辦功業,救助弱小,我樂於隨喜讚助。你辦報紙,我隨喜訂閱;他辦電台,我隨喜充當義工,共成善事;他恤孤濟貧,我隨喜給予宣揚,成就好事。隨喜的世界無比美好。

·佛光菜根譚·

以隨喜代替忌妒,自然事事歡喜;

以隨和代替孤傲,自然處處祥和;

以隨緣代替執著,自然時時自在;

以隨力代替勉強,自然人人交心。

打破僵局

沙漠與海洋會麵。沙漠建議:“我太幹,幹得連一條小溪都沒有,你卻水太多,不如我們來個交換吧?”海洋欣然同意:“好啊,我歡迎沙漠來填補,但我已經有沙灘了,所以隻要土,不要沙。”沙漠則說:“我歡迎海洋來滋潤,可是鹽太鹹了,所以隻要水,不要鹽。”看來非常理想,卻永遠談不攏。

摘引自《哲理故事三百篇》

你有和別人鬧別扭嗎?你在與人共事的時候,相互執著,彼此怎樣打開僵局呢?

有人善於打開僵局,凡事一笑泯恩仇,沒有解不開的爭執;有的人因些許小事造成尷尬的局麵,使局麵越來越僵,到最後不可收拾。在此提供一些解決僵局的方法:

一、凡是僵局出現,應以低姿態來緩和僵局,不要抬高架勢,盛氣淩人,那會造成僵局越來越僵。

二、僵局產生的時候,先自我認錯,即使先道歉也不失為君子風度。肯得認錯道歉的人,並不代表一定就是輸家;強詞奪理,才會增加別人對你的鄙視。

三、雙方因意見不合造成僵局,你不妨讚美對方,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善意,僵局也就不難解開了。

四、僵局的發生大都是因為利害得失,斤斤計較;適時的退讓,則峰回路轉,自會打開僵局。

五、如果對方先存成見,不妨先跟他招呼;例如“請坐”,或者倒一杯茶,對其噓寒問暖,則寒冬必能化為春天的來臨。

六、笑容、親切、風度、禮貌都是解決僵局的不二法門。所謂“舉拳不打笑臉人,惡口不罵讚美者”,春風吹來,寒冰還能不破解嗎?

七、知道對方對我們存有芥蒂,不妨先以電話疏解,或者請他信賴的好友從中解釋,以便消除僵局。

八、有意無意之間在背後說其好話、盛讚其人,由他人不著意地、婉轉地傳入對方耳中,可能會收到打開僵局的效果。

人與人之間相處,誤會僵局都是難免的。就算是夫妻,也有冷戰的時候;假如形成僵局,隻要有一方肯賠個笑臉,說一聲:“親愛的,就算你對好了!”僵局必能化解於無形。佛教裏,三皈五戒的弟子都曾經許諾過自己是佛;既然是佛,我是佛,我還要跟他計較、劍拔弩張嗎?我多說幾句好話,我甘願多受一些委屈,有什麼樣的僵局不能解開呢?

巧匠對於再難開的鎖,也能解得開;妙手所到,再難琢磨的玉石,也能把它雕琢成好的器皿。真正有智慧的人,再難化解的僵局,也沒有打不開的。

“柔軟心”能打開僵局,“慈悲意”能打開僵局。能否打開僵局,就看你是不是肯吃虧;如果能,那你就是一個打破僵局的高手了!

·佛光菜根譚·

見人一善,要容他、讚他,忘其百非;

見人一惡,要警我、惕我,盤算千遍。

不逆人意

漢朝劉寬生性溫和,不與人爭。一天鄰居跑到劉寬家裏,為了丟失的一頭牛與他理論:“你怎麼把我家的牛牽來呢?”便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劉寬的牛牽了走。劉寬一句話也沒說。過沒幾天,鄰居找到了自己的牛,因而對前幾天的行為覺得慚愧,便將牛還給他。劉寬也隻是說:“這頭牛是我的呀?真謝謝你!”

摘引自《小故事真智慧》

人是群居的動物,在團體裏如何受人歡迎?首先要能做到:凡事不執著己見,不主觀自我;對於別人的見解、看法不能一味否決,遇事不妨先設身處地替對方設想。如此才能在團體中不受排拒,進而發揮影響力。普賢菩薩十大願中的“恒順眾生”就是對民意的重視,也就是“不逆人意”。

“不逆人意”不是盲目地投其所好,不是鄉願地曲意奉承;“不逆人意”是應世的慈悲,是處眾的智慧,是圓融人際的善巧,是廣結善緣的方便。佛教的“隨類應化、同事攝受”,儒家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都是化世的慈悲與智慧。能夠“不逆人意”,才能“應機說法”,才能“觀機逗教”。

所謂“不逆人意”,就是凡對真善美的追求,必能從善如流,必不執著。有“不逆人意”性格的人,必肯與人為善,不但凡事OK,不輕易說NO,即使拒絕也有替代。

“不逆人意”就是對人的尊重包容。兒女不逆父母之意,就是孝順;父母不逆子女之意,就是開明;屬下不逆主管之意,就是服從;主管不逆屬下之意,就是尊重;朋友相互不逆對方之意,就是知交。學習“不逆人意”,才能和平處事。

現代人經常否決別人,要用“不逆人意”來修養自己。“不逆人意”是最高貴的修養,是最高尚的情操。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對佛陀的尊重、順從,可以說“要他站,則不坐;要他坐,絕不站”。佛陀在因地修行時,身為須達拏太子,凡人民有所求,不論衣服、飲食、金銀珍寶、車馬、田宅,甚至妻子兒女,無不施與,因此又稱“善施太子”。此外,禪師的“唾麵自幹”、“老拙自倒”等,都非一般人所能為也。

“不逆人意”的人做事能成;“拂逆人意”的人做事難有助緣。從政者若真能時時做到“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必是廉明之吏,必受人民愛戴;修道之人,若能時時懷抱“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必是有德之士,必然道業有成!

“不逆人意”,實乃處世的最高智慧與涵養。

·佛光菜根譚·

任難任之事,要有力無氣;處難處之人,要有知無言;

行難行之道,要有信無懼;忍難忍之苦,要有容無怨。

人我之間跳探戈

宋朝有個叫蘇掖的常州人,官至州縣監察官。他家中十分有錢,卻非常吝嗇,常常在置辦田產或房產時不肯付足對方應得的錢。他還最會趁別人困窘危急之時,壓低對方急於出售的房產、地產及其他物品的價格,從而牟取暴利。有一次,他準備買下一戶破產人家的別墅。竭力壓低房價,與對方爭執不休。他兒子在旁看不下去了,發話道:“您還是多給人家一點錢吧!說不定將來哪一天我們兒孫輩會出於無奈而賣掉這座別墅,希望那時也有人給個好價錢。”

摘引自《哲理故事三百篇》

趙麗雲博士在電視台受訪時侃侃道出彼此跳探戈是婆媳相處的最佳方法,這席話在我心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我童年祝發出家,也不懂得舞蹈娛樂,但我常聽聞婦女信徒訴說婆媳家常,也曾聽說探戈是一種講求韻律節拍、舞者腳步必須相互協調的舞蹈。親子、朋友、同窗、上下之間,何嚐不是要用跳探戈的方式彼此相處,有進有退,才能恰到好處。總而言之,人我相處之道就是要彼此跳探戈。

三十年前佛光山初創佛學院時我擔任院長。在生活方麵,我的要求十分嚴謹,但是在思想上,我的作風卻非常開明。貪玩的學生因為我助他下山觀賞溜冰表演,後來安住學業,努力不懈;好學的學生因為我為他護航夜讀,從此更加精進,回饋常住。頑皮的學生因為我幫他掩飾無心之失而改過遷善,痛改前非;愚昧的學生因為我和他一起玩球而恢複自信,自立自強。所以我深感教育並非一成不變,最主要在契理契機,雙方知進知退。

慈惠、慈怡、慈嘉出國深造時,正是佛光山經濟最困難的時候,盡管為了籌付昂貴的學費,我節衣縮食,勞苦奔忙,但是在和他們通信時我對財務隻字不提,隻叮嚀他們不要太過節省,應注意飲食營養,起居正常。每當學校放假,三人聯袂歸來,幫忙寺務,不落人後。當他們學成歸國時,我才由別人的口中得知,每次接到我的信以後,他們越發感念為師的苦心,所以更加勤奮向學,省吃儉用,兩個人分享一個饅頭是經常的事,偶爾到超級市場想買些餅幹,但在結賬時念及常住的財務困難,又將餅幹放回貨架。就這樣忍饑耐寒過了六年,他們相繼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之後,立即回山,繼續以刻苦耐勞的精神投入弘法利生的行列。

依法從台大法律係畢業不久,常住就送他到夏威夷大學深造,獲得碩士學位之後,接著又赴耶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我每次見他放假回山幫忙,總是向大家介紹:“準博士依法法師回來了。”隻見他一臉笑容,信心十足。今年他真的獲得博士學位了,當他前來向我銷假,請示領什麼工作時,我卻改以嚴峻的口吻,希望他能“先學做人,因為學會做人然後才會做事”。他敬謹受命,後來從事西來大學的教務工作,忙得不亦樂乎。

孔子對於子路,先讚美他“好勇過我”,然後教訓他“無所取材”;對於子貢,既表彰他具有“器”材,卻又告誡他有如“瑚璉”。孔子能因材施教,所以人稱至聖先師;子路、子貢因為肯虛心受教,所以成為孔門俊傑。《禪林寶訓》雲:“姁之嫗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長也。”古來的祖師大德們,如玄奘大師以權巧法門,使窺基法師由三車和尚成為三藏法師。直至今日,無人批評玄奘大師濫開方便,反而讚美他知人識才;無人駁斥窺基法師發心不淨,反而稱揚他及時改過,善莫大焉。馬爾巴以種種苦行折磨密勒日巴,為他消除罪業,由粗人魔外變成一代大師。最初馬爾巴不因密勒日巴殺業深重而鄙視舍棄,後來密勒日巴也不以馬爾巴棒打嗬斥而背離師道;在密勒日巴開悟之時,兩人相擁而泣,傳為佳話。可見將人我之間的探戈跳得好,必須細心留意彼此的步調,知進知退,通權達變,不能踩到對方的腳,也不能讓對方踩到自己的腳。

佛門有一句話:“啐啄同時。”人我初識有如剛學探戈,難免腳步不一,但隻要我們肯蠲除成見,以誠相待,終有思想相契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