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舍為得,屈伸自如(3 / 3)

有一個民間故事:父親樂善好施,經常給人,他反而家財萬貫。而他的兒子卻性情貪吝。等到父親去世,兒子掌權,千方百計搜刮別人的財富,最後天災人禍,家遭不幸,一無所有了。父子二人,一給一受,其結果得失有天壤之別,所以“以舍為得”,誠信然也!

舍,在佛教裏就是布施的意思。布施,就如尼拘陀樹,種一收十,種十收百,種百可以結果千千萬萬。所以吾人在世間希望長命百歲、榮華富貴、眷屬和諧、名譽高尚、身體健康、聰明智慧,先要問——你有播下春時種嗎?否則秋天怎麼會有收成呢?

舍,要能以慈、以利,亦即要能給人善法,要能給人利益。《四十二章經》說:“仰天吐唾,唾不至天,還墮己麵;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施舍亦如送禮給人,如果我們所送的禮物不恰當,對方不肯接受,那就隻有自己收回,所以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喜歡冬陽,因為冬陽給我們光熱;我們喜歡大樹,因為大樹給我們陰涼;我們喜歡兒女,因為兒女給我們孝養;我們喜歡朋友,因為朋友給我們幫助。如果太陽、大樹、兒女、朋友都不給我們利益,我們怎麼會歡喜他們呢?

走路時,不舍去後麵的一步,便無法跨出向前的一步;作文時,不舍去冗長的贅語,便無法成為精簡的短文;庭院裏的花草樹木,如果你舍不得剪去枯枝敗葉,它就無法長出嫩葉的新芽;城市中,如果你舍不得破壞簡陋的違章建築,便無法建設市容整齊的現代大都會。

僧侶“出家無家處處家”,如果不能割愛舍親,怎麼能出家學道?怎麼能雲遊四海、弘法利生呢?古聖先賢“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如果不能舍己為人,又怎麼能名垂千古、流芳青史呢?

佛陀“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因為他能夠割肉喂鷹,舍身飼虎,所以才能成就佛道。雪山童子偈語“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因為他能舍身為道,終能如願得道。一個人如果不能舍去陳舊的陋習,如何能更新、進步呢?學佛,就是要“舍迷入悟、舍小獲大、舍妄歸真、舍虛由實”。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就是舍,不舍,如何成佛?

總之,以舍為得,妙用無窮。吾人要能學習舍的性格:金錢物質、知識技能,能將其舍給別人,你必然會得到金錢物質、知識技能。舍給別人好的,會得到好的;舍去性格上壞的,也會得到好的。當我們把煩惱、悲傷、無明、妄想都舍了,自然就會得到人生的一番新境界。

·佛光菜根譚·

投入才能深入,付出才能傑出,

平凡才能不凡,磨煉才能熟練。

回應

曇一禪師準備擴建佛殿,方便更多的人參與共修。有個信徒捐了錢,向禪師誇耀:“禪師,我捐五十兩銀子。”禪師隻是點頭應諾。收下銀子,便轉身去忙其他的事。信徒覺得奇怪:五十兩銀子不是小數目,怎麼禪師也沒有特別表示謝意,難道他沒有聽清楚?於是尾隨禪師,大聲喊:“嘿,禪師,那個是五十兩的銀子呀!”禪師回答:“哦!哦!”信徒看到禪師淡漠的神色,心裏很不是滋味,忍耐不住心中的話:“嘿,禪師,剛才那個是五十兩的銀子,難道沒有價值嗎?”曇一禪師正走到大雄寶殿前,於是停下來說:“哦!哦!”隨即對著佛祖大聲說:“佛祖啊,這位信徒捐給寺院五十兩銀子,現在我代佛祖向他說一聲:‘謝謝!謝謝啊!’”說罷又對著信徒說:“這樣總算銀貨兩訖了吧?”信徒頓時漲紅了臉。

護法信徒對於佛教的擁護與支持,其價值與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假若一定得貪求一個“謝謝”,立一個功德芳名,留一個記錄,求一個銀貨兩訖的交換,有相的布施反而把布施的價值、功德減低,更將自身的修行層次貶低了。

想要求佛祖響應嗎?那就看看人間的紅顏白發、愛別生離、老病死亡,都是無上法意的流露。要看佛祖答聲謝謝嗎?就去聽聽花開花謝、輪回的跫音、日出月落,生命交替演奏的樂章。

布施像把利劍,替我們殺死占領心間慳吝的盜賊。怪佛祖沒有應諾一聲“謝謝”,是冤枉了佛祖。佛祖的響應遍一切處,可惜我們一葉遮目,看不到天邊的一輪銀白月亮。

人在世間,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精神,精神的感受就是要靠響應。我愛你,你不愛我,表示沒有響應。男生追求女士,女士沒有響應,表示對他無意,他愛的精神、心意就無法提起。我向你微笑,舉手為禮,你看都不看我一眼;你沒有響應,我就沒有辦法和你接近了。我肚子餓了要吃飯,吃了會飽,飽就是回應;我口渴要喝水,水喝了會解渴,就是回應。有響應的事情,可以一做再做;沒有回應,就要慢慢畫上休止符了。

響應也有一定的條件與原理,例如:

一、山穀響應同樣的聲音。小孩在山裏走路,不小心被石頭絆了一跤,他站起來把石頭摜在地上,大聲叫著:“我恨你!”對麵的山穀實時傳回一聲:“我恨你!”小孩更加生氣,再大叫:“我恨你!”那邊的山穀也傳來更大的一聲:“我恨你!”小孩不知如何是好。這時爸爸上前跟兒子說:“不要講‘我恨你’,你講‘我愛你’。”小孩聽了爸爸的話,大叫:“我愛你!”山穀也傳來一聲:“我愛你!”這時爸爸對兒子說:“孩子,你恨人,人恨你;你愛人,人就愛你,這是自然的回應!”

二、對話回應對等的道理。寫文章最怕的就是文不對題,相互對話講究的就是對等的道理。我有一次在日本參訪,日本電視台正播出談話性節目,前後兩個小時,兩位老教授對生死問題侃侃而談,從各種角度表示看法。我認為那就是對等的談話。對等的談話,無論談論時間多麼長久,都會讓人感覺意猶未盡。但是,有時候某些人的談話讓人覺得“話不投機半句多”,那就是沒有回應對等的道理,給人談不下去的感覺。

三、閱讀響應內心的感動。人要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讀書也要有響應,讀書的響應就是感動、感想、心得。讀書最重要的是要讀出興趣來。青少年讀書,讀到《三國演義》《水滸傳》,可以廢寢忘食。有些老年學者皓首窮經,一生讀書,書在他的心海裏有很多的回應。讀書而有心得、有感受、有啟發、有思想,書中的道理在內心裏有了回應,這是多麼美好的事!

四、受惠回應加倍的報答。父母養育我們,這是父母對我們的恩惠;師長教導我們,這是師長對我們的恩惠;社會供養我們生存,這是社會對我們的恩惠。別人有恩惠於我們,我們又如何來知恩報德呢?光是受人的恩惠,就表示貧窮;假如給人一些報恩的響應,就表示自己也是富有的人。所謂“滴水之恩,湧泉以報”,受人恩惠,萬分感恩;如能做到加倍的報答,才算是受惠之後應有的響應!

·佛光菜根譚·

施舍者,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物;

雖粒米之施,當如萬鍾之粟。

利人者,望人回報,計己之能,美施之物;

雖百億金銀,難比一文之值。

什麼都是我的,什麼都不是我的

從前秦人遺失一把寶劍,不但不懊惱,反而說道:“天下人失之,天下人得之。”失去與擁有,包容與喜舍,其實是一體的兩麵,唯有將兩麵結合起來,我們才是真正地提起了全部。所以我們在世間生活,若能同時具備“什麼都是我的”胸懷,與“什麼都不是我的”雅量,才能如行雲一般舒卷自在,像流水一樣任運而行。

當有青年向我乞求剃度出家時,我總是先問對方:“佛光山是誰的?”如果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師父!如果我在佛光山出家,佛光山當然是我的!”這句話就算通過我初步的考核了。因為唯有覺得常住是我們自己的,每個人才肯奉獻身心,安住求道,寺務才能日益興隆;唯有覺得師兄弟是自己的,才肯包容他們的缺點,成就他們的長處,大家才能和樂相處。

每次我在佛光山巡視散步,當我駐足在西來泉畔,聆聽淙淙溪聲,仿佛看到早年洪水暴發時師徒們合力以身擋水的壯觀場麵;走到大雄寶殿前的成佛大道上,又好像見到當年大家在烈日雨水下,拿著鐵尺就著未幹的水泥地刻畫紋路的辛苦情景。

三十年來,因為我們將佛光山看成是自己的,所以才能眾誌成城,將蓁莽未啟的荒山開辟成莊嚴殊勝的淨土。唯有覺得一切都是我的,才能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希望我的徒眾都能時時把“佛光山是誰的”當做話頭,努力參究。

佛光山既然是“我”的,當然也屬於大眾每一個“我”的,因此從開山以來,所有設施都是隨順信徒所需而興建,一切重大計劃都是經過大家開會來決定,乃至典章製度裏的每一則條文也莫不是在公開場合中通過公布。一九八五年,我依章程退位,將住持之職交由第二代接棒,許多信徒前來哭跪請留,都無法挽回我堅決的意向。經雲:“依法不依人。”大家是否都能在平等的“法”中看到佛教的本質與未來?

是的,佛教主張“法不孤起”,所以既不執著一法一人,也不舍棄一法一人。正因為佛教的本質如此,才能結合眾緣,不斷突破,創造遠大的未來。

我雖然已經退位,不是住持,但我還是徒眾口中的師父,還是佛光山的一分子,因為師父是永遠不會退位的。所以當常住需要我時,我還是義不容辭提出建言;當弟子請求我時,我也願意為大眾排難解紛。

出家以來,曾經遇過一些人前來問難,他們指著儒家所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等文字,駁斥出家披剃之非,顯然是以辭害義,不明就裏所造成的偏差意識。記得一九六二年,蘭陽救濟院因經費不足,即將關門,我當時雖然也是捉襟見肘,但基於一份惻隱之心,伸出援手,應允接管,這一來不知解決了多少無依老人的食宿問題。我深深感到:假如把天下的老人都看成父母,未嚐不好。是自己的父母,未必像自己的父母;不是自己的父母,有時比自己的父母更好。所以是自己的,有時不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有時反倒是自己的。

我們以為身體是我們的,其實身體是四大五蘊積聚的;我們以為財富是我們的,其實財富是五家共有的;我們以為兒女是我們的,其實兒子是媳婦的,女兒是女婿的;我買的土地供他人建房屋,我建的房子供他人住,甚至於曆經千生萬死建立的江山朝代也都可以更換。看得破的人,什麼都是我的;看不破的人,什麼都不是我的。我一向提倡“以無為有”,我擁有“空”,看起來什麼都沒有,其實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虛空中不是一切萬象俱全嗎?

當我們行走街頭,目睹貧富貴賤、少壯老弱和我們擦身而過,當我們踏青野外,但見走獸爬蟲、飛鳶遊魚與我們相視對看,焉知何者不是自己過去世裏的父母親眷?究竟誰是我的,誰又不是我的呢?所以,該給的,我萬金不惜;不該花的,我一毛不拔。唯有等視一切眾生,拔苦與樂,才是真正的回報深恩。因此我發願生生世世來此人間,學佛行道,度脫有情。

·佛光菜根譚·

唯有覺得“一切都是我的”,才能產生源源不絕的動力;

唯有覺得“一切皆非我的”,才能享有隨緣自在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