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與地獄一念間(1 / 3)

水流不常滿,火盛不久燃。

日出須臾沒,月滿已複缺。

尊榮豪貴者,無常複過是。

——《罪業報應經》

心的禍患

有個將軍向白隱禪師求法:“禪師,真的有天堂地獄嗎?”

“有啊!”

“那麼,天堂、地獄又在哪裏呢?”

白隱禪師打量了他一番,問道:“你是什麼人?”

“在下是一員武將。”

白隱禪師大笑:“哈哈!笑死人了!就憑你這麼一副乞丐模樣,也配做鎮國將軍?”

將軍勃然色變,心想:我謙虛誠懇地來問道,你怎麼一開口就罵人呢?真是太無禮了。於是怒氣衝衝拔出腰間佩劍,向禪師一劍砍去。白隱禪師笑聲一收,伸手向將軍一指:“你看,地獄之門開啟了!”

將軍一聽,心念立轉,刹那間覺得慚愧,放下利劍,恭恭敬敬地向禪師道歉:“在下愚癡,多有冒犯,尚望禪師鑒諒!”

白隱禪師嗬嗬一笑,點點頭:“你看,這不就是天堂之門開啟了嗎?”

心是生命的本體,是人的主宰,人即使身體死亡,真心永遠不死,將來輪回往生受報時要靠這顆心。心遊走在十法界之中,忽而天上,忽而人間,甚至忽而地獄、惡鬼、畜生。心有兩種性格,一種是向上的性格,持戒、行善、為人服務;一種是害人的性格,會替自我的人生前途造下極大禍患,例如:

一、嗔心如猛虎。“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人的嗔恨心一起,完全顧不得人情義理,整個人完全失去理智;嗔心就像凶猛的老虎,張開血盆大口,可以一口把人吃掉。因此,我們不要以為發個小脾氣,生起一點嗔恨之心沒有什麼了不起,“嗔恚之火,能燒功德之林”,嗔心的老虎是人所畏懼的。

二、怒氣如颶風。從嗔心而起的怒氣,就會罵人、打人,甚至害人、殺人。怒氣像颶風一樣,橫掃森林,波及花草。人在盛怒之際往往失去理智,隻憑怒氣怪人,遷怒他人。本來隻要責罵張三,可能一時無法控製情緒而殃及李四;本來夫妻吵架,但兒女在旁,可能就拿兒女出氣。怒火中燒的人不但燒毀自己的一切,甚至讓大家同歸於盡。

三、惡口如刀劍。一個怒不可抑的人,隨之而起的就是罵人。罵人的惡口,“如刀如劍”還不足以形容,甚至如機關槍、大炮連續轟向對方,什麼粗魯的語言都會從他口中發出。惡口罵人不會讓人皮骨受傷,但是讓對方人格受損、尊嚴受創,心理受到傷害比身體的傷害更嚴重。其所加諸給人的傷害,難道可以不負責任嗎?

四、我慢如高山。就算你沒有罵人、打人,沒有嗔怒,但是態度上顯出傲慢,讓人感覺你像一座橫在眼前的巍巍高山,讓他無法通過,這也是人際的障礙。傲慢的人,如一般官僚政客,昂昂乎,巍巍乎,不可一世,最是無聊。還有一些稍有學識的人,自以為學問蓋世,因此看不起別人。一些初出道的青年,心高氣傲,不懂得“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傲慢的人,縱使有能力有學識,也不能獲得別人心悅誠服的尊敬,隻會畏而遠之。

五、疑心如暗箭。我們不容易信任他人,一方麵固然是當今的人不容易讓人信賴,但有時候和人相處,動不動就對人起疑、誤會對方,這就如同暗箭射人。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俗語也說“疑心生暗鬼”,疑心之病,唯有施以智慧之藥才能連根拔除。

六、邪見如毒藥。我們的心像一座寶藏,裏麵有無限的慈悲、智慧、法喜,應該時時把它挖掘出來。不幸的是,一般人的心經常和邪見交往。一旦有了邪見,正法不得生起,所說的話、所做的事邪裏邪氣,都因心念有邪則一切皆邪。當今社會,邪說層出不窮,那些邪師、邪眾或許能騙得了世間,但騙不了正法、因果。學佛要以正見來對治邪見,才能免受邪見的荼毒。

·佛光菜根譚·

心量小,煩惱多,痛苦亦多;

心量大,喜悅增,福德亦增。

天堂與地獄一念間

有個信徒問禪師:“天堂、地獄各在哪裏?”禪師即刻將他的頭按在水桶裏,很久,禪師才放開雙手,讓他的頭冒出水麵。然後禪師問他:“水中的滋味如何?”他回答:“像在地獄一樣。”禪師又問他:“現在出水之後感覺如何?”他說:“像在天堂一樣。”

天堂地獄在哪裏?可以分三個層次來說:第一,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如三界二十八天、欲界三十三天;地獄在地獄的地方,像十八層地獄、無間地獄。第二,天堂、地獄就在人間。住花園洋房,生活富貴榮華的人,就好像在天堂裏;局促在陋巷小室裏的人們苦惱無錢、無力,就好像是地獄。其實,真正的天堂、地獄是在我們的心裏。這第三種講法是說,人們心情愉快、滿足、歡喜、安樂的時刻,就像在天堂裏一樣;人們的心裏充滿貪欲、嗔恨、嫉妒、無明、怨恨的時候,就好像在地獄裏一樣。一個人在一天當中,時而天堂,時而地獄,來回不知多少次,因此我認為“天堂地獄在一念之間”。

人生不要光顧心外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必須要建設心內的天堂,如果心內的天堂沒有建好,把憂悲苦惱的地獄留在心裏,就會帶來苦不堪言的人生。吾人在世間生活,就算身處天堂,如果不能認識它的美好,天堂也會轉變成為地獄;如果你懂得以佛法來處理困境,轉化厄運,那地獄也可以成為天堂。佛經說,如果沒有福報,就算在天堂裏也會“五衰相現”;如果有慈悲願力,地獄也會成為天堂。像地藏王菩薩發出“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願,累劫以來在地獄裏辛勤度眾,但我們認為地藏王菩薩永遠是在天堂裏生活,因為他心中的地獄早就已經空了;佛陀雖然降誕在娑婆世界,我們也不認為佛陀生在五濁惡世,因為佛陀是在淨土法性的境界裏生活。還有觀世音菩薩抱持悲心循聲救苦,所以熾烈的火焰也化為朵朵清涼的蓮花;富樓那尊者抱定堅決的意誌到邊地去度化惡民,所以在別人眼裏如地獄般的邊地,在他眼裏卻如天堂道場般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