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與地獄一念間(2 / 3)

曆代以來,多少偉大的仁人誌士即使被冤囚囹圄,也不忘濟世利生的抱負,反觀有許多人雖住高樓大廈卻痛苦不堪。“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如果你擁有慈心悲願,牢獄也可以當做天堂;如果你整天煩惱愁腸,心中充滿怨恨不平,天堂也是地獄。像一些犯了罪的人,縱使僥幸沒有受到法律的製裁,但是每天住在“心裏的牢獄”,還是不好過。

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而他卻“不改其樂”。挑水和尚整天和乞丐生活在一起,還不忘讚美生活的灑脫,因為他坦蕩直心,即使身臥臭穢,也如處在天堂一般任性逍遙。禪師雲:“熱的時候到熱的地方去,冷的時候到冷的地方去。”人皆怪之,禪師卻認為是修行的最好方式,因為他體會到,若在任何處境下都能甘之如飴,當下就是天堂了。

我對人曾經也起過不少嗔恨的念頭,我在生活裏也曾經不止一次地執著妄想;還好,經常在麵臨地獄邊緣時有佛法為指南,所以能將一念迷惑轉為覺悟,一念煩惱轉為解脫,一念怨恨轉為慈悲,一念地獄轉為天堂。感謝自我的一念,讓我在麵臨挫折時能夠化解,讓我在遇到困境時能夠回轉。我一直倡導人生應該要回頭、轉身、改心、換性,為什麼呢?因為心中的煩惱無明是地獄,心中的菩提正見是天堂;心中的憂悲苦惱是地獄,心中的安樂幸福是天堂;感受的委屈不平是地獄,意會的平等和諧是天堂;自私執著是地獄,大公正直是天堂;貪欲嗔恨是地獄,喜舍願力是天堂;懶惰懈怠是地獄,勤勞精進是天堂;愚癡無明是地獄,般若智慧是天堂……

天堂地獄在一念之間,隻要我們將心中一念的地獄摧毀,用自己的正念在心中建設永恒的天堂,就可以使我們遠離顛倒夢想。所謂“地獄除名,天堂有份”,何樂而不為呢?

佛教有一首偈語說得好:“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雲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隻怕凡人心不堅。”你想要享有天堂的福報嗎?天堂就在一念之間,如果你能堅守這一念,不隨惡道境界所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把歡喜祝福布滿人間,將清靜正念安住心裏,那麼隨處所在,你都能擁有天堂的幸福與安樂。

·佛光菜根譚·

一句善心美言,即是天堂的花香;

一聲嗔恨惡語,即成地獄的刀劍。

莫在欲海裏沒頂

魯國宰相公孫儀喜愛吃魚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眾所皆知。大家為討他歡心,贏得賞識,無不爭相買魚饋贈,公孫儀毫不領情,一概不予接受。弟子感到疑惑,問:“您那麼喜愛吃魚,為什麼大家送來的魚您都不肯接受呢?”公孫儀笑道:“就因為我愛吃魚,才不能隨便收眾人送來的魚。吃人口軟,拿人手短,倘若收下了,人家有求於我時難免會徇私枉法,一旦徇私,有朝一日必將被罷職。唯有廉潔奉公,不受賄賂,就不會有被免職之險,還怕不能天天吃到魚嗎?”

欲,多數正派的宗教大都非常排斥,甚至於把五欲“財色名食睡”說成是“地獄五條根”,可以說把欲排斥到了極點。

其實,佛教裏對於欲也不完全看成是邪的,因為欲固然有染汙欲,但也有善法欲。例如,發憤讀書的求知欲,又如為國為民犧牲奉獻的領袖欲,甚至有人立誌發願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果沒有這些善法欲,又何能完成人生、圓滿人生呢?

世間無論什麼事大都有正邪、染淨之別。例如布施是善事,但布施若存有目的,這也是染汙的;祈禱誦經,如果希望借此把災害轉移給別人,這也是邪惡的。

正當的飲食男女、衣食住行的世間生活,不可以視為染汙和邪惡的。就好比一句話說出來,有人歡喜,有人反感;話是一樣,受者不一樣。即使佛陀說法,也會出現“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的現象。這是因各人的根機不同,所領受佛法也有分別。

又如用拳頭打人,有罪;而用拳頭幫人捶背,對方則會感謝。所謂“法非善惡,善惡是法”,我們希望今天的社會大眾,多多發揚善法欲,去除染汙欲。

什麼是善法欲呢?在每天的生活中,念念上報四重恩,心心要濟三塗苦,總想把自己的所有與人分享,利益於人。如工人的增產報國、軍人的捍衛國土、商人的誠信助人、教師的誨人不倦、傳播媒體的淨化、演藝人員的善美等,凡有助移風易俗,能夠改進自己身心清淨者,此皆是善法欲也。

什麼是染汙欲呢?每日貪圖非法所有,時時都想不勞而獲;看到他人失敗,自己歡喜;看到別人成就,心生嫉妒;乃至欺世盜名、搬是弄非、害人為樂、傷人自得等,此皆邪惡的染汙欲也。

人生是活在欲望裏,欲海不可怕,可怕的是浮沉在欲海裏,在欲海裏沒頂,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