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人類社會應有的修養,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正是因為人有道德的觀念。道德是維係國家的綱紀法令使之不亂者,一個國家社會,如果人民失去了道德的規範,則公務人員貪贓枉法,假公濟私;工商經營偷斤減兩,以假亂真;朋友之間猜疑嫉妒,中傷誹謗;鄰裏之間挑撥離間,搬弄是非;甚至人群裏,到處充斥著愚昧邪見、頑強固執、你爭我奪、寡廉鮮恥、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人。因此,有道德的觀念和生活,社會才能和諧,家庭才能安樂,朋友才能守信,人我才能互助。
何謂道德?凡是舉心動念,對社會大眾有利益的,就是道德;反之,對別人有所侵犯,甚至危害到社會安全的,就是不道德。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佛教的道德標準涵蓋世間的理法綱常,例如《法苑珠林》說:“入朝輔王,立誌存忠;居家事親,敬誠孝終。”又說:“力慕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榮親。”
此外,《大寶積經》說:“終不望他眾,誰者能令和,給學者所乏,不離別眾生。”《無量壽佛經》說:“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彼我兼利。”乃至《出曜經》說:“害人得害,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擊人得擊。”《佛說須賴經》說:“欺為眾惡本,自絕善行業,是故致痛聚,妄言何益人。”等,皆是人我之間的修養之道。
佛教以五戒十善作為人本的道德標準,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侵犯別人的身體、錢財、名譽、尊嚴,徹底改造人心,令人倫綱常有序,導正社會善良的風氣。佛教以實踐六度作為道德生活的準繩。六度中,持戒、禪定、智慧三者,即所謂戒定慧三學,可以對治貪瞋癡三毒,能克製人類自私的念頭。如持戒就不會自私,不會自私,貪念就不會生起;如禪定就不會損人,不會損人,瞋恚就不會生起;如修慧就不會無明,不會無明,愚癡就不會存在。貪瞋癡一除,行布施度,則仁慈的悲心油然生起;行忍辱度,則堅毅的精神就可具備;行精進度,則勇猛的力量即能充實一切。
所以,佛教的五戒是做人應遵守的“根本道德”;十善是內心淨化、人格升華的“增上道德”;因果業報是世間不變的“善惡道德”;六度則是大乘菩薩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道德基礎。
《大戴禮記》雲:“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周敦頤說:“動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又說:“天地間,至尊者道,至貴者德而已矣!”佛教和儒家相同的地方,都是重視道德的生活;孔子不言怪力亂神,真正的佛教也不標榜神奇靈異,而重視慈悲道德。佛教的四攝六度、五戒十善,以及正知正見、布施結緣、不念舊惡、慚愧感恩、守護六根、利樂有情、四恩總報、弘法利生、尊重包容、心意柔和、愛語讚歎、守護正念、大公無私、舍己為人、抑己從公等,都是有關道德的修行。
《禪林寶訓》裏,宋朝的明教契嵩禪師曾經譬喻說:一個人如果被人比作桀紂幽厲,則要生氣;比作伯夷叔齊,則會歡喜。桀紂幽厲,人君也,為何比之則生氣?伯夷叔齊,餓夫也,為何比之則高興?這就是有道德與沒有道德的差別。正如《六度集經》說:“吾寧守道,貧賤而死;不為無道,富貴而生。”
宋朝汾陽無德禪師也說:“今之重學,古之重德;德學相扶,堪為軌則。”人生世間,人人都應該負起化導社會的責任,具有道德的人,往往能以身教影響大眾。
一般人以為有了財富,人生就有了價值;有了名位,人生就有意義,其實人生的真諦並不在此,有了道德的人生才是最重要、最圓滿。佛經中,有關個人道德修養身心的教示,諸如:
當愛樂人德,欣樂人善,不可嫉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揚人善事,隱他過咎;人所慚恥處,終不宣說。聞他密事,不向餘說。(《優婆塞戒經》)
不求他過失,亦不舉人罪,離粗語慳吝。(《大寶積經》)
但修自己行,莫見他邪正,口意不量他,三業自然淨。(《曆代法寶記》)
見人之過,口不得言;己身有惡,則應發露。(《諸經要集》)
常省己過,不訟彼短。(《維摩詰經》)
見善努力,聞惡莫親;縱居暗室,如對大賓。(《緇門警訓》)
常自觀察已所行,不見他人所闕失,與眾和顏無違爭。(《月燈三昧經》)
常說柔軟語,遠離於惡口。(《大方廣十輪經》)
莫於他邊見過失,勿說他人是與非;不著他家淨活命,諸所惡言當棄舍。(《發覺淨心經》)
見世之過患,身自依法行。(《五分律》)
若人打罵不還報,於嫌恨人心不恨;於瞋人中心常靜,見人為惡自不作。(《彌沙塞羯磨本》)
自受樂時,不輕他人;見他受苦,不生歡喜。(《優婆塞戒經》)
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通常以“德”服人,人皆能心悅誠服。所以我們要想在社會上成功立業,最重要的,應該要有道德的修養,要過道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