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活觀(資用之道)(1 / 2)

人,每天都要生活,生活最起碼的需求就是衣食住行等資生日用。但是,同樣的物質生活,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有的人吃要山珍海味,住要高樓大廈,穿要綾羅綢緞,出門非進口轎車不坐;有的人則是粗茶淡飯、布衣粗服,生活卻過得歡喜自在,所以一個人的物質生活應該享有多少才能快樂,並沒有一定的標準。

佛教對於日常生活的資用之道,並沒有要求每一個信徒一定要苦修,當吃,要吃得飽;當穿,要穿得暖。隻是,除了生活所需,在飲食服飾日用等各方麵,不應該過分奢侈浪費。因為物質容易引起我們的欲望,讓我們生起貪戀的心。物質是有窮盡的,欲望是無窮盡的,一旦被物質引誘,則苦海愈陷愈深。所以,佛教的學道者一向生活樸素淡泊,平時所擁有的衣物合計不過二斤半重,遊方僧侶隨身攜帶楊柳枝、澡豆、水瓶、坐具、錫杖、香爐、濾水囊等“頭陀十八物”及“三衣缽具”,就可雲遊天下。

缽是出家人的食器,又名“應量器”,也就是飲食要知節量,勿生過分貪欲之心。如《釋氏要覽》中說:“《梵摩難國王經》雲:‘夫欲食,譬如人身病服藥,趣令其愈,不得貪著。’”《雜阿含經》說:“人當自係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佛遺教經》說:“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

此外,進食時,心存五觀,更是一種健康飲食的方法。即:(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5)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敕修百丈清規》)

在物質上不貪心執著,精神生活自能升華擴大。佛陀日食麻麥充饑、大迦葉尊者居住塚間、鳥窠禪師巢居樹上、大梅法常荷衣鬆食、六祖大師吃肉邊菜、遊方僧方便吃三淨肉等。他們山崖水邊,日中一食,衣缽以外別無長物,而其解脫自在的心胸,你能說他是一個窮者嗎?反觀今之居高樓、坐汽車、童仆盈門,但每天為金錢周轉、為股票漲跌而愁眉不展的人,你能說他是富有的嗎?那些擁資千萬,家有良田萬頃,但卻慳吝不舍、時時覺得自己不夠的人,你能說他是富有的嗎?所以富者不是真富,窮者不是真窮,貧富之間不可以從金錢物質上去衡量。

佛教雖然不太重視資用生活,但是世間還是要借物質來呈現莊嚴。一個寺廟裏,大雄寶殿如果不是巍峨堂皇,怎麼會有人來參拜?佛像如果不莊嚴宏偉,怎麼會有人尊敬?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黃金鋪地,七寶樓閣,富麗堂皇,所以才能接引眾生,欣然往生其國。

淡泊物質,是自我要求,但不能用此標準來要求別人。佛門雖然講究個人的生活要簡單樸素,但對大眾則建廣單,接納十方大眾掛單。正如杜甫的《草堂詩》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庇蔭天下寒士俱歡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