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隻要看到出家人穿得破破爛爛的,就認為他是有道德修行的;越是不要錢,越被認為清高。假如佛祖不裝金,不知是否有人要禮拜?假如我們到另外一個地方,說我們沒有錢,不知是否會有人歡迎我們?
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韓國、日本等地,能在當地社會普遍被接受,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佛教能注重資生的貢獻,利眾的事業,能解決民生問題。在《仁王般若波羅蜜經》中,佛陀諄諄告誡仁君治國之道,其中一項是:“讓人民資具充足,不虞匱乏。”經中描述極樂淨土或東方琉璃淨土,都是生活自在,衣食無慮,民生富庶,物質隨心所欲,人民在安樂的環境中修學辦道。由此可證明,佛教是非常重視資生用具與社會事業的完備。
中國南北朝時,佛教設有“僧祇戶”、“僧祇粟”,在荒年賑放穀物救濟災民。寺院內還附設“寺庫”、“長生庫”、“無盡藏”等金融機構,資貸財物,供人民周轉之需。印度佛教托缽習俗,傳到中國後,由於文化、民俗的思想不同,經由百丈懷海禪師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製度,不但使寺院本身得以自給自足,無形中也增加社會生產,利國利民。其他如北魏免囚保護的佛圖戶、東魏洛陽楊膺寺等的造橋鋪路、唐代的悲田養病坊等,都是利於眾生的事業。
曆年來,佛教曾經舉辦不少義學,禮請名師大德教育失學的人,為國家培育英才,也提供各種醫療救濟、教育、文化事業,造福社會。今後,隻要能對國家民生、對社會大眾、經濟利益、幸福快樂生活有所增加的事業,如農場、工廠、公司、銀行等,佛教徒都應該去做,這就是“普濟群生”。現代佛教需要的,必定要合乎現代大眾所需;現代大眾不需要的,應該是現代佛教所不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