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本地政府一再提倡寺院要興辦社會公益事業,不論佛教會、佛教寺院、佛教徒,大家也都熱心進行,譬如冬令救濟、托缽濟貧、響應仁愛計劃、小康計劃等,響應政府的各種社會福利事業。不過,由於佛教缺乏組織,沒有製度,雖然做了,也少有大的成果。所謂“出了燈油錢,蹲在黑地拜”,就是這個道理。
目前佛教辦有醫院、診所等福利社會事業,如台中菩提醫院、宜蘭普門醫院、花蓮慈濟綜合醫院、高雄佛光診所,以及其他的診所等。此外,也辦有救濟院、養老院等慈善事業。雖然佛教慈善事業已經起步,但是還不夠,如開設醫院,佛教徒少有人能擔任醫生、護理工作。令人遺憾的是,現在的佛教青年,有些還留在寺院裏自修,很少想到走出山門,為社會做福利事業的工作。
佛光山佛學院第三屆學生,一畢業即在宜蘭仁愛救濟院(仁愛之家)服務的依融、紹覺法師,他們一舉手發心就是40年,所做的即是福利社會的工作,也是菩薩道的工作。他們奉獻的精神、他們利眾的苦心,比住持十個、八個寺廟還有貢獻。花蓮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對貧苦大眾,送衣送食、贈錢看病,甚至開辦佛教醫院,嘉惠許多地區的民眾,真正做到救苦救難的菩薩精神。
如果大家都肯從事社會福利教化工作,則社會大眾、政府,自然會重視我們,佛教就有力量。希望今日佛教界的人士,不要寄望別人捐助我們,奉獻給我們,佛教徒應該反過來想,我們如何貢獻社會,服務大眾。佛教裏發心行菩薩道的人,要認清:必須作自我犧牲,以求貢獻社會,福利大眾。
目前佛教界還有一種現象,有些人停留在自我陶醉,自我求安閑裏,好像隻要有幾個知己,住在公寓、小房屋,就感到滿足。因此,這裏一個小廟,那裏一個精舍,沒有大乘菩薩普濟社會的悲心,沒有為大眾謀取福利的精神,佛教如何能夠受到社會重視?所以今後的佛教,必須朝著福利社會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