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把佛教的菩薩比喻成青年。一般人看到的“羅漢像”有老和尚的樣子,“菩薩像”卻沒有老人的樣子,沒有菩薩是長胡子的,也沒有菩薩臉上有皺紋。為什麼?因為菩薩是年輕人的象征。所以,我們要行菩薩道,必須常常鼓舞自己,發心進取、發心創造。為佛教成立念佛會、成立居士林、建設講堂、興辦圖書館、設立幼兒園或托兒所,甚至創辦大學、中學、小學等,並爭取到鄉村、監獄,或電台、電視等處布教的機會。
一個年輕人,要有熱忱、有悲願,有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和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願力,具備這種大乘佛教的悲心慈願,就能生根,就能發揮力量。
我一生積極行菩薩道,若有朝山團、機關團體上山,要求我講演,我總盡量滿足其願。“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我們應該多多弘法布教,主動為眾生說法。儒家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實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對社會的責任、對眾生的承擔,應該勝過儒家。為什麼很多人走進佛教的大門,我們卻不肯熱心教化他們?看到社會上那麼多的苦難,為什麼沒有悲心去救度?主要是佛弟子並未真正奉行佛法。
目前佛教界有一種現象,講出世者,太過出世;講入世者,又太入世。提到出世,則恨不得趕快離開這個世間,一刻也不能停留,不管眾生疾苦,趕快參禪悟道,趕快念佛往生。慈航菩薩說:“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離開眾生,自己逃跑,在佛法裏是最不容許的。至於入世,成天隻想在社會上、在名利裏找生活,在人情上求攀緣,這又太世俗化了。
因此,我們進取創造,要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有出世的思想,才不會為功利主義所束縛;做弘法利生的入世事業,才不會像槁木死灰,毫無生氣。佛教講中道,我們對於世出世法,在進取創造中,應該尋出一個中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