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重視人才(1 / 1)

《覺世》中提到,今日佛教不能複興的症結是嫉妒人才,而要複興佛教,就必須重視人才。在社會上,以文學界為例,會寫,是家;會寫散文,是散文家;會做新詩,是新詩詩人;會寫童話,是童話作家;會編劇,是劇作家。在一個文學領域裏,專家學者就有這麼多。如果是研究哲學的,這個人是研究老莊的專家,那個人是研究孔孟的專家,大家很容易都成為“家”。但是在佛教裏,卻沒有辦法成個“專家”,成個“人才”。

佛法告訴我們,“要得佛法興,除非僧讚僧”,佛法要興隆,要僧讚僧;大家要互相推崇,彼此稱讚;要互相標榜,不要互相破壞;不可有“同歸於盡”的心理,自己不行,也不希望別人好。

我們應提倡學有專精的人才,一技之長的專家。會辦法務的,就是佛教的法務專家;擅長行政工作的,就是佛教的行政專家;有慈悲心,就是佛教的慈善家;會寫文章,就是佛教的文學作家;會教書,就是佛教的教育家;會布教,就是佛教的布教家,如此,大家都可成“專家”。

許多人稱我為“大師”,這樣的稱呼給我帶來許多麻煩;佛教長老印順法師,門徒學生稱他“導師”,原也是很平常稱呼,卻被很多人反對、不以為然。其實,有什麼不可以?他願意以印順法師做導師,為什麼不能稱“導師”呢?另外,慈航法師喜歡有人稱他“老師”。“老師”的稱謂也很平常,可是佛教界的人卻不諒解,聽到青年們稱慈航法師為“老師”就不高興,而把那些青年排拒於門外。抗戰期間,太虛大師身在重慶,《海潮音》的主編福善法師發表一篇300多字的文章,裏麵有17個“大師”,這也沒有什麼,卻讓大後方的佛教界甚為震動,全體攻擊太虛大師。

其實,有三種人可以稱“大師”,第一種:太虛大師、印光大師、楊仁山大師、歐陽竟無大師等。第二種:比丘尼稱大師,在中國大陸都稱比丘尼為大師。還有一種,稱專家為“大師”,如張大千稱張大師。

佛弟子要懂得這個道理,不一定把別人壓低,讓自己稱心,才顯出自己的偉大。如果佛教有專家,有人才,大家都可以沾光,相互成長,因為佛教講因緣,如果彼此排擠破壞,就不會有所成就。除了上述的布教家、慈善家、行政家,如果會念佛,稱念佛專家;會參禪,稱參禪專家;會拜佛,稱拜佛專家,大家都可成“家”,人人都可成“才”。這樣才能顯出佛教的蓬勃興盛,團結合作。

佛教複興的希望在哪裏?主要在全佛教的大眾,必須有新的觀念,這些新觀念就是要健全製度、自力更生、福利社會、提倡富樂、發展教育、進取創造、團結合作、重視人才。複興佛教的希望,緊係在每一個佛教徒的身上!如果每一個人都有以上的觀念和認識,則未來佛教的複興就有希望了。

1977年5月4日講於佛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