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特色的街頭政治

其實,在韓國,你時時處處可以遇到"政治"。政治如同逛商場上醫院一樣,是韓國百姓社會生活的一個普通組成部分,不值得大驚小怪。在青瓦台對麵,站著一個人,穿著厚厚的白色羽絨服,身邊立著一塊紙板,上麵寫滿了韓文。導遊說,那是一個示威者,示威的原因是對政府的某一項政策不滿。無人圍觀,甚至無人理睬。早上出去溜彎,經常會看到有人推著自行車,上麵樹一牌子,上麵寫著"天理教"或者"××黨"的漢字加一大堆韓文。後麵跟著五七個人舉小旗,魚貫而進。韓國人早都習以為常,沒有人側目而視。

韓國人通過"講政治"達到社會和諧,隻不過,韓國"講政治"的主角是平民百姓,聽眾是政府。

三素質問題⑤本⑤作⑤品⑤由⑤思⑤兔⑤在⑤線⑤閱⑤讀⑤網⑤友⑤整⑤理⑤上⑤傳⑤

每一個出入國門的人都要談一談國民素質問題,我雖再三克製,最終也不能免俗。

在韓國,很少見到漢字。遍地韓文,偶爾夾雜著英語。

在上岩的世界杯體育場門口,樹著可愛的吉祥物塑像,底座上少有地同時標著三國文字,韓、英、漢。韓文和英文是用來標明這個吉祥物的名稱,漢字則是用來提示"請不要用手摸"!

韓國旅遊點針對中國人的提示

在一家小小的韓國快餐館,最醒目的地方貼著一張歪歪扭扭的漢字:"禁止吸煙"。環顧四周,並沒有"NO S·ΜOKING"。

韓國人小家子氣,韓國人有暴發心態,韓國人不懂得尊重人,可那是韓國人的問題。我們要解決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領我們走的韓國女導遊個子小小的,卻非常吃苦耐勞。一路上不停地打電話、講解、回答這個和那個的問題,還要為別人背包、拿相機。你從來見不到她的疲倦、厭煩、冷淡。

從她身上可以看到韓國人的死心眼兒。問她一個問題,比如車窗外那座大樓是做什麼的,她若不知道,就會滿世界打電話,問家人問朋友,上午沒問出來下午接著問,非得給你個正確答案。到了她認為值得一看的地方,她就會一絲不苟地講解,一點也不省略,即使大家都表現出對這個景點不感興趣,你也得耐心地聽她認真地說完,才能去下一個地方。

第42節:漢城散記(3)

導遊的性子也很質樸直率。時間長了,她會很坦率地和你交流。我問她對中國人的看法,她說她原來是帶日本團的,現在帶中國團感覺很不習慣。因為中國人隨地吐痰,酷愛照相,不給小費,不遵守時間,經常為了等一個人而耽誤大家的行程。並且經常會提出些額外的要求,比如從賭場回來後,還要求再送他回去翻本。

素質問題通常是在細節上表現出來。走在韓國,你經常會感到所謂現代化了的韓國不過如此,和中國的北京上海或者大連比,樓沒有中國高,路沒有中國寬,建築沒有中國的豪華,也沒有什麼亮化工程、大廣場和大草坪。韓國的城市普遍比中國大城市舊、擠、日常。但是在一些細節上,你還是會感覺到韓國的不同。

韓國的每一座樓,特別是居民樓上,都會用大型字體在樓體上部和下部兩次清晰地標明樓名、樓號,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