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大陸上的居民顯然擁有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最優越條件。廣袤的草原把亞洲和歐洲聯係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說,歐亞大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民族交流史、競爭史、衝突史、戰爭史、融合史。這個大陸的各個民族幾千年來通過戰爭、商業、愛情和外交使節,在相互毀滅、殺戮、欺淩、通婚和交換的同時,也深深地相互汲取,相互影響,相互撞擊,由此造成了文明在幾千年中一直高速演變和發展。

這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猶太文明。

四顛沛流離中的開放與堅守

猶太文明的發端,得益於地理環境。

《聖經》把猶太人的故鄉迦南地描繪成"流著奶與蜜的土地"。而事實上,迦南的富饒僅僅是與沙漠對比的結果。迦南麵積狹小,地形複雜,水量不足,耕地和牧場的數量極為有限,絕不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不過,這片土地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它的開放性。它處於地中海邊,是三大洲的交彙之地,在地圖上很難找到一塊土地比它與外界交流更方便的了。"從曆史的角度看,猶太民族恐怕是曆史交往最頻繁的民族。遠古時代,他們與西亞地區的迦南人、亞述人、腓力基人、巴比倫人等廣泛交往。"(張倩紅:《猶太文化的現代化》)

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定居了一千多年。這一千多年是他們曆史上第一個輝煌時期。他們建造了高大輝煌的第一聖殿和第二聖殿,向世界奉獻出了《聖經》,出現了大衛王和所羅門王這樣偉大的人物。這是猶太曆史上的黃金時代。

第46節:中國人和猶太人:異與同(4)!思!兔!網!

從很早開始,猶太文明的發展就與它被欺淩、被壓迫、被征服的曆史聯係在一起。上帝的意旨是奇妙的。民族征服在給猶太人帶來沉重痛苦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文明基因。"此後,猶太人作為被征服者又與希臘、羅馬文化有了交往。經過長期的接觸、融合和揚棄,最終希伯來文化與希臘文化一起,孕育了基督教文化。"(張倩紅:《猶太文化的現代化》)

在這個黃金時代之後,猶太曆史進入了漫長的黑夜,被驅逐、被欺淩、被屠殺成了這個民族生活的常態。在羅馬人統治了巴勒斯坦之後,他們的聖城耶路撒冷被全部摧毀,並且被用犁鏵翻耕成平地。他們如同一盆被打翻的水,流向四麵八方:向東流亡到了印度和伊朗,向西流到了英國和意大利,向南流到了炎熱的非洲,向北流到了寒冷的高加索。

兩千年裏,他們沒有祖國,沒有土地。兩千年間,因為堅守獨特的宗教,他們在世界許多地方都遭受著無窮無盡的歧視和迫害。他們的命運還不如乞丐。大公和國王們為了繁榮本地經濟,往往允許猶太人在自己境內住上一段時間。然而,就在猶太人給國王們創造了許多財富之後,就被一道突如其來的命令驅逐出境,並且不許攜帶任何財產。這幾乎已經成了一種規律。1182年,法國國王宣布驅逐境內所有猶太人,沒收他們的全部財產。但過了不久,他發現自己的主要稅收來源斷了,於是大發宏恩,令猶太人返回。英國也在1253年宣布,除了少數王室仆人外,所有的猶太人都必須離開英格蘭和威爾士,不過他們的財產卻不許帶走。在中世紀和近代歐洲,猶太人受到的大規模集體驅逐達到三十四次。即使某地的統治者大開宏恩,允許他們較長時間定居,也會把他們像麻瘋病人一樣隔離在"隔都"之內,給他們佩戴上汙辱性的徽標,以和其他民族相區別,違者將被處以死刑。一個戴有徽標的猶太人隨時都會受到人們的汙辱,隻能低眉垂首,低聲下氣,而且常常成為汙物、石頭和唾沫的襲擊對象。如果過馬路時聽到一位基督徒對他喊道''猶太人,向我致敬",那麼這個猶太人必須脫帽致意。更為悲慘的是,一旦居住地出現了什麼社會矛盾和問題,他們往往被當成替罪羊,遭到大麵積的搶劫和屠殺。在近代之前,猶太民族的命運一直是一條滑落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