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段(3 / 3)

老黃很 PUZZLED ,問小丫頭睡著了怎麼知道兒子在不在身邊,怎麼知道能不能追人,她自己也很 PUZZLED ,不知道在睡夢裏是怎麼掌握分寸的。①思①兔①網①

後來黃米這個鬼機靈也學會了叫“小丫頭”,不過他把這個“小”字叫得很敷衍,一帶而過,聽上去像是在叫“蝦頭”一樣。有的老外聽了,都很 PUZZLED :怎麼你們中國人把媽媽叫“ shuttle”?

黃米跟媽媽小時候一樣,特別愛拿大人打趣,看到爸爸媽媽很窘的樣子,他就很開心。他經常跟媽媽開玩笑,調皮地叫她“蝦頭”“蝦頭媽媽”。

媽媽“威脅”說:“好啊,你叫我‘小丫頭’,看我怎麼胳肢你 —- ”

黃米總是格格笑著到處亂躲,但躲來躲去,最終都是鴕鳥一般把頭埋在沙發裏,小屁屁撅得高高的,還以為自己躲得巧妙。

媽媽不費吹灰之力就逮住他,用頭在他懷裏拱,胳肢他的小肚肚,癢得他嘰嘰笑,渾身亂扭,有時笑得尿都快出來了,大喊“ NO MORE! NO MORE! I WANT PEE! ”。

等他拉完尿,或者等媽媽放開他,他便又叫“蝦頭媽媽”,媽媽便又去逮他拱他。兩個人玩這個遊戲,可以玩好多遍,樂此不疲。

如今,床上又多了一個小人兒,四個人睡成一個“州”字,隻缺一點一豎。

聽人說,生第二個比生第一個容易,可我們家的老二卻生得比第一個難,讓媽媽吃了不少苦。

( 具體的生產過程,這裏就從略了,一是不想給人肉搜索者任何線索 ,二是老黃目前也還沒進入調侃搞笑的狀態,想起那一幕,還腿腳發軟,就不打腫臉充胖子了。太奶奶嘲笑說:弟弟得了一個兒子,變成了爸爸;得了一個女兒,變成了爺爺: ))

小丫頭生了個小丫頭,稱呼就有點亂了。這段時間家裏人又多,全都是亂叫一氣,主要是兩個小丫頭的稱呼比較亂,其它幾個人都有比較固定的稱呼:黃米是“哥哥”,老黃是“爸爸”,奶奶太奶奶她們都不變。

新生的小丫頭名目繁多,有叫“妹妹”的,有叫“毛毛”的,有叫“小咩咩”的 (K 市對新生兒的稱呼 ) ,有叫“小丫頭”的,也有叫“小某某”的 ( 某某 = 艾米的真名 ) 。

新生小丫頭的正規名字,是跟媽媽一樣的,隻加了一個 JR. ,網名早就有了,叫“艾顏”。既然兩個小丫頭大名一樣,那昵稱就有同樣的問題,用最後一個字再加“兒”就不怎麼好叫。如果把小艾顏叫“小丫頭”,又跟媽媽的昵稱重複了。

太奶奶說:重複了怕什麼?重複了正好,一呼兩應,多熱鬧 !

最後還是黃米小哥哥天才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完全沒人教他,哥哥就自動叫媽媽“蝦頭媽媽”,叫妹妹“蝦頭妹妹”。

“蝦頭妹妹”的相貌,現在看上去還不象那張“果體”照上的“蝦頭媽媽”。那上麵的媽媽是一個圓圓臉上四個圓圓點,但妹妹現在還是一個圓圓臉上三條短橫線:眼睛還有點腫,還不那麼“炯炯有神”,閉著的時候就是兩條線。嘴巴也還不是嘟嘟嘴,抿著的時候更像一條線。

不過素芳奶奶說艾米剛生的時候也是這樣的,長段時間就長成“果體”照上那樣的了。

哥哥對“蝦頭妹妹”很感興趣,玩具啊食物啊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