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書記丁伯雄根據周總的建議,將黨政領導班子會議深入到轉爐廠現場辦公。在轉爐熊熊的爐火旁,在連鑄機彤紅奔湧的鋼流前,公司領導們與工人、爐長、技術員一起調查研究、探討摸索阻礙降低煉鋼成本的症結所在。現場辦公會當即決定即日起黨委成員分別深入一個班組跟班作業,周總自告奮勇一周內在甲班日夜跟班,但往往工人們夜班下班回家睡覺去了,可他還要回到辦公室處理一些日常事務,一天十幾個小時全身心地撲在轉爐降本扭虧工作上。老丁和黨委其他同誌也一人跟一個班組,一個星期下來所有跟班的人都明顯地憔悴消瘦了一圈,可大家的精神狀態卻很亢奮,都說這次深入班組受益匪淺。
一周以後周總再次召開轉爐降本工作會議,他說:“根據我上個星期跟班觀察的情況分析,降本的關鍵要以抓日常消耗為主,掌握每天每個班次對主要原輔材料的消耗,從動態上精細化管理和予以控製,特別是冶煉過程中噸鋼費用控製是降本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點。”
老丁說:“確實,把成本降下來要緊緊依靠全體職工;隻有在爐前第一線操作的職工都能自覺地精打細算,控製原輔材料消耗,才能有效地控製噸鋼費用。”
周總說:“丁書記說的沒錯,但工人們在爐前已經是強體力勞動,有些問題需要我們幫助他們解決。譬如降低油耗的問題,我發現油管噴嘴普遍有漏油現象,我問了當班工人,他們說這個現象由來已久,反映了多次也沒有解決。我認為對這個問題公司和轉爐廠有責任,應該成立節油攻關小組來解決。同樣對其它凡是存在問題的地方,公司都應組織力量進行專題攻關,對重點突出的矛盾發現一個解決一個。”
參加會議的其他同誌也都紛紛談了自己在跟班勞動中發現的問題以及提議解決的辦法。最後根據周總的意見,公司決定以各專業部室為基礎成立價格、運輸、采購、爐機配料等6個工序小組進行專題攻關,對每一個環節都不放過,將冶煉過程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同國內行業的先進水平和最高水平對標,再將通過對標後確定的各項降耗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轉爐廠的各個車間、班組、爐台。同時由公司計財部派出專人負責核算與歸集成本,每周定期召開攻關小組和有關方麵的專題會議,及時通報和分析成本控製中發生的問題並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努力,轉爐廠冶煉的噸鋼成本從1780元下降到1377元,噸鋼成本下降400多元。同時對鋼包實行了功能采購,鋼包平均壽命從40爐提高到60爐,不但減少了烘鋼包的時間減少了漏鋼次數,而且還改善了鋼水質量提高了經濟效益。一個月以後噸鋼成本再次下降至1341元,其他多項技術經濟指標也創曆史最好水平,平均爐齡達2851爐,鋼鐵料消耗比上半年下降2.65%,其他如板坯產量、平均爐產量、中間包澆鑄量,鋼坯熱送總量等都創了曆史最好水平。
麵對取得的成績,有的同誌不免流露出有些沾沾自喜。企管處長宋宜建遇到周總的時候就說:“很不容易了,周總。這是東鋼曆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最好成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