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國普萊克公司的技術談判進行的非常順利,為東鋼的技術改造工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在集團公司的支持下,東鋼短流程生產線改造工程全麵開工,周海兵總經理、丁伯雄書記以及集團公司的姚副董事長,甚至連普萊克公司的專家代表威廉姆斯先生等一眾人都頭戴橙色的安全帽出席了開工儀式,周總和威廉姆斯先生各自代表中外方為項目開工剪彩,並且成功地打下了工程的第一根樁。
周總在儀式上作了簡短的講話,他對項目提出“立意高、速度快、效益好”的要求,在確保主體工藝先進和高質量的前提下,想方設法利用原有的設備和材料,整個工程要貫徹艱苦奮鬥和勤儉節約的原則。他風趣地說:“我們現在還是窮人家,所欠的前債還沒有徹底還清。但即使我們已經完全扭虧為盈日子比較好過了,仍要嚴格執行精打細算的原則,任何時候都不能大手大腳,這也是檢驗我們貫徹企業管理精細化效果的時候。”
根據周總的要求,工程項目組確定了在原有廠房基礎上盡量利舊的原則,把關鍵投資用在引進AOD精煉爐的“刀刃”上。譬如按照原來設計規劃新廠房需要配置10台新行車,項目組和工人師傅們千方百計改造利用了原來的8台,僅製造了2台新行車但照樣確保了使用效率;又如利用原有廠房減少新建一跨原料廠房,同時又避免了4台鍋爐的搬遷;在30噸高功率電爐供電係統中暫時不添一個裝置,待以後條件成熟時再補充;在除塵設備中也暫不安裝冷卻裝置等等,節約了大量的資金,總投資比預算節約了2000多萬元。但同時在環保、綠化建設方麵又不惜工本,把整個工程打造成一個工藝流程先進、經濟效益顯著而且又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現代化短流程生產線,逐步實現取代化鐵煉鋼。
工程進行得非常順利,周總也時常到現場去查看後覺得很滿意。這也是他當初到東鋼調研時就萌生的想法,當初他曾經到轉爐廠實地查看情況時就說過,二次化鐵煉鋼在成本、質量和環保三方麵對企業的效益與發展都產生了嚴重製約,需要我們大家想辦法解決,現在這個改造工程也總算實現了他的初衷想法。而且整個工程高效節儉,僅用了159天時間就進行了生產熱調試;淘汰了原有落後的小電爐;實現了所有鋼種的全連鑄生產模式;擴大了不鏽鋼的產能;拆舊建綠1.8萬平方米,實現了綠色清潔生產的目標;改造後主體工藝設備技術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由黎副總帶隊的用戶服務特別小組也回來了,他們帶回了一個好消息,失去的合同又被爭取回來了。其實他們一到秦皇島市立刻馬不停蹄地拜會了中海油工程公司的老總,誠懇地接受對方的直麵批評並作了自我檢討。又虛心聽取了該公司多個層麵多個部門用戶的意見,表示將竭全力整改對方提出的我方一切不符合合同要求的錯誤,堅決杜絕再次發生拖海油平台工程後腿的事情。經過多次努力公關協調和多層麵地走訪用戶,終於感動了對方允諾將合同質疑函撤銷,再給東鋼公司一次接受考驗的機會。
周總對前來向他彙報此行的黎副總說:“通過這件事仍然暴露出我們在管理上存在的嚴重問題。合同雖然被爭取回來了,但不要就事論事就此罷休,要抓住這個事例舉一反三,針對我們生產工作流程、操作標準、嚴格執行製度等方麵存在的問題深刻反省,尋找差距狠抓整改。”他幽默地說:“而且看來我們還必須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就像反複叮囑小孩子一樣,一天不講就不行。隻有這樣才能繼續在全公司大力推行標準化作業和精細化管理。”
經過兩年不到、近22個月的艱苦奮鬥和堅持不懈地努力,橫跨20世紀末年和新世紀初年,東鋼公司終於在新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實現了扭虧為盈的大目標,提前一年完成了華鋼集團公司黨委和董事會交給東鋼的任務。公司全年鋼和鋼材的產量分別達到140.8萬噸和156.3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43.28億元,全年實現利潤568萬元,一舉結束了連續五年虧損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