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多,周芷若的心便飛了,與宋青書和李氏一商量,將一對小兒女留在山上交由李氏照顧,又征得張鬆溪和殷梨亭的同意,夫妻二人便帶著七個小蘿卜頭下山曆練去了,因最小的智兒經常被周芷若和宋青書拘在身邊不大與其他六個孩子一道兒,其他六個十歲左右的孩子便成了看似獨立的小隊伍,因其中最大的也不過十三歲左右,一路上不但引人側目,也招來了好幾撥麻煩,隻是別看這些小孩子年紀小,手中的劍卻不慢,所以這一路上挑事的雖然不少,能真正欺負到他們的還真沒有幾個,然後再聽到那六個孩子與人發生衝突時,周芷若也由一開始的擔心、焦急到期待、淡定,完全不放在心上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就是為了多長見識多曆些事——多經些事,孩子才能更快地長大不是?

在外麵玩了快兩個月,位於姑蘇新建的綢緞莊子也已經正式開業,眼看著天氣一日日轉涼,周芷若也決定返程,夫妻二人遂帶著幾個孩子直接登船順著長江逆流而上,在抵達大明帝都應天府時,又順道來了一趟金陵三日遊,又順道采買了些土儀——這些東西都要回程的時候采購,這不,明天一早便要登船上路,周芷若和宋青書便帶著小兒子去辦正事,放著其他六個孩子自己去玩。這金陵城總歸是天子腳下,幾個孩子又不是手無縛雞之力,安全問題倒也不用太擔心。

“爹,娘——哥哥他們回來了——”眾人投宿的悅賓樓門口,無聊的小正太一看到兄長和師兄師叔們,當即便扭頭衝酒樓內的父母喊道,看到聶秀風殷青瑤手中都拎著一串大小不一的紙包,微一遲疑他果斷地揚起微笑向眾人跑去:“師姐,小師姑——”

看到在酒樓門口迎接自己的小正太,兩個女孩子也連忙上前一左一右拉著他說笑,已經十一歲的承哲沒好氣念了句“小饞貓”,雲朗則接過師妹拎在手上的兩串紙包,出言逗著明顯是衝小點心而來的小正太——

酒樓內的周芷若聽了小二子的唱報連忙招呼店小二開始上菜,又倒了六杯茶水晾著,這時幾個孩子也自門口進來了,周芷若也抬頭笑道:“可算回來了,外頭熱吧?都過來先喝杯菊花茶降降火,可別中暑了。”然後她看到了殷青硯和張青墨兩人中間的少年,看起來有幾分熟悉——旁邊宋青書卻在第一時間猜到些什麼,臉上的笑容淡去,又不動聲色打量了對方幾眼。

“宋師哥,周姐姐,讓你們久等了。”殷青硯先是衝二人一笑,又看了一眼身邊的少年介紹道:“宋師哥,周姐姐,這是張博張兄弟,我們剛在街上認識的,為幫我們捉小偷,衣服都扯破了,張兄弟剛進城還沒有安頓下來,我便帶他一起過來了。”

“嗯,你先帶他去客房尋一件合適的衣服換了,完了馬上下來吃飯。”近距離看那藍衣少年,又聽說他姓張,周芷若心裏也不由得倏然一跳,再仔細一看,越發肯定了自己的猜測——周芷若在漢水仙人渡口初見張無忌時對方正好十二三歲,此時的張博也是這個年紀,父子至少像了六七分,她豈能想不起來?

見此,旁邊宋青書也知道她認出來了,暗自捏了下妻子的手,他又望著長子和兩個徒弟道:“怎地這麼多人抓個小偷還要別人幫忙?你們沒吃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