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大人不必謙虛,也就隻差一步罷了。”
“話雖如此…”盧多遜沉默了一會兒,心裏的話自然不能全盤托出,隻是既然要博取李楠的信任,他也不得不吐出一些,各種真偽,兩人心照不宣:“盧某為官十年,熬到如今也不過是個兵部郎中,若想再進一步談何容易,也隻能期望他們能如範老那般自動引退了。”
李楠站起身為他添了茶:“盧大人是忠君愛民之人,皇上終有一日會重用的。隻是,這朝中之人,孰忠孰奸,皇上還不能分辨得清。”
“李大人所言甚是啊,就有那麼幾個人總是為了一己之私,大力壓製其他人,盧某誌不能伸,竟是過的越來越憋屈了。”
“大人不必著急…”李楠斟酌半晌:“隻要大人恪盡職守,終有出頭之日。”
盧多遜沒有聽到他想聽的話,訕訕的笑著,就是不接話,兩人一陣沉默,竟是冷了場。
正在此時,下人在門外報告說飯菜已備好,兩人去客廳入了席。
酒過三巡,都有了幾分醉意,說起話來也少了那麼多顧忌。
盧多遜被熏紅了臉:“李大人聖眷在渥,可要多替盧某美言啊。”
“好說好說,”李楠笑笑:“隻要如今的宰相下去了,盧大人自然就上去了。”
“哈哈…”盧多遜大笑:“盧某做夢都在想這件事,隻是他的根基太穩,盧某撼不動啊。”
“螞蟻雖小,可撼泰山;蚍蜉雖弱,亦可撼大樹。非不能,而在於時間,若是你我聯合,拜相非難事。”
盧多遜夾菜的動作停了,臉上也收了笑,他驚愕的看著李楠,發現對方一臉嚴肅並非說笑才敢接話:“李大人…有何妙計?”
“沒有什麼妙計,無非是走一步算一步。”李楠淡淡的敬酒,“李某出去這幾個月,朝中有什麼新鮮的事嗎?”◆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能有什麼事?相對於收複南漢來說,都是無關緊要小事罷了。”李楠的回答讓盧多遜有些失望,心不在焉的答道:“皇上把燕國長公主許給了高懷德、又把兩個女兒許給了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想要和李崇矩聯姻的時候,這李大人為了拒絕,居然趕快讓他的兒子娶了別家的女子,皇上怕是很不高興了。天子聯姻,多大的榮耀,他居然敢拒絕,太不識好歹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李楠敲著酒杯:“樞密使李崇矩大人,現在還擔著參知政事一職,必定和趙相經常來往,隻是不知兩人關係如何?”
“兩人以前都是皇上的謀士,關係必然親近,隻是平日裏掩藏的好,看不出端倪,不過我卻看出來了,李崇矩雖然平日裏不發表什麼意見,趙普的話,卻是言聽計從。”盧多遜不屑的說。
“那麼,我們倒可以讓他們的關係更進一步。”
盧多遜有些疑惑:“李大人是什麼意思?”
“天子和大臣聯姻,是為了鞏固帝位,對大臣交易信任;而大臣若是和大臣聯姻,尤其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權臣之間,盧大人以為皇上會怎麼想?”
“李大人好計策啊,曆代皇上最忌諱朋黨,他們這樣的話,就像是在皇上心裏紮了一根刺,不得不拔,就算他趙普再得皇上信任,也會惹得皇上不快的。”盧多遜讚道。
李楠微微一笑:“盧大人不愧是聰明人,一點就通。隻是這件事,我不方便出麵,還要靠盧大人。”
“好說好說。”盧多遜兩眼泛光,他仿佛看到了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正向他招手。
李楠依舊淡淡的吃菜,隻是卻仿佛跟那些菜有仇似的,好幾次都夾斷了他們。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沒幾日朝中就傳來趙普的兒子和李崇矩的女兒定親的事,當事人和朝中的大部分人自然覺不出什麼,趙匡胤卻頗為不爽,隻是,不好發作,唯有先按兵不動。
而朝堂上再討論南唐之事時,趙匡胤力排眾議欽點了李楠做中路軍的副帥,率荊湖水軍順江陵而取池州,直逼金陵,主帥為曹彬。
潘美領西路軍在和州橫渡長江,與曹彬軍彙合圍攻金陵。
命京師水軍經揚州入長江,與吳越軍彙合,攻取南唐。
曹彬和潘美的軍隊是主力,京師水軍和吳越軍隻起到牽製的作用。
開寶元年(968年),宋軍與南唐終於開戰。
出兵當日,趙匡胤賜曹彬尚方寶劍,自副將以下,不從軍令者,可以先斬後奏。眾將包括潘美在內,聽此話無不變色。
李楠當初在江陵監軍的時候看過荊湖戰船的製作圖紙,分三層,甲板之上是將士們來回走動的地方,最下層是船艙,中間還有一個夾層,放的是大炮。那時候就已經有大炮了,隻是做工比較粗糙,有時候還會出現啞炮,但是威力卻不容小覷。
大軍進入江陵之後,數千艘黃黑龍戰船就向著池州開動,李楠和曹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