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誌航(1907—1937,吉林通化人,時任空軍第四大隊中校大隊長)凇滬抗戰爆發,日木更津航空隊百架轟炸機開始轟炸江,浙,8月14日,敵機八架進入杭州市區上空轟炸。航委會當時命令不抵抗,而高誌航主張”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於是他下令起飛,並首開第一炮,擊落日領隊機。此戰擊落敵機六架,兩架負傷逃跑。後高被日空軍炸死。
十四,”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昌(1895—1934,河南扶溝人,時任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第2軍軍長)1932年4月,吉鴻昌毀家紓難,變賣家產6萬元購買槍械。1933年5月,與馮玉祥,方振武在張家口建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2軍軍長,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向察北日偽軍進擊,連克康保,寶昌,沽源,多倫四縣,將日軍驅出察境。後被親日派殺害。
十五,”男兒欲報國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
李家鈺(1890—1944,四川蒲江人,時任第36集團軍總司令兼47軍軍長)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戰前線慰勞團來靈寶縣李部駐地勞軍,李家鈺親筆書寫如此字幅。1944年5月21日,李率集團軍總部官兵左右衝突,卒在秦家坡陷入日軍伏擊圈。在敵寇密集火力射擊下,總部官兵200餘人全部殉難,李家鈺頭額及左腋被子彈和槍榴彈破片擊中終因流血過多而犧牲。
十六,”卑軍守土有則,尺地寸草,不得放棄;為救國保家而抗日,雖犧牲至一卒一彈,決不退縮。”
蔡廷鍇(1892—1968,廣東羅定人,時任第19路軍副總指揮)淞滬抗戰爆發之後,蔣光鼐,蔡廷鍇等向全國發出如上通電,十九路軍全軍三萬官兵奮起反抗日軍七八萬人的猛攻,從1月28日至3月1日堅守上海,與敵血戰33天,死傷約萬人。使日本侵略軍受到重創,死傷萬餘名,四度更換指揮官。
十七,”我生國亡,我死國存!”
陳誠(1898—1965,浙江青田人,時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武漢會戰前夕,陳誠視察戶口要塞炮台,發表了戰前宣言,稱”湖口要塞,是武漢門戶,官兵必須樹立與炮台共存亡的決心”,全體官兵高呼”誓與倭寇決一死戰,誓死守衛湖口要塞。”後炮台陣地均被敵機和敵大炮摧毀,將士絕大部分壯烈殉國。
十八,”有我無敵,有敵無我!”
陳文杞(1904—1941,福建莆田人,時任24師少將高參)背景:中條山之戰,陳文杞率部在聞喜,夏縣等地與敵激戰。日軍向守軍陣地施放毒氣,我軍死亡慘重。後該師餘部轉移至台寨村附近,遭日機狂轟濫炸時,陳文杞身先士卒,不顧生命危險,穿梭於槍林彈雨,指揮官兵堅守陣地。在最危急的時刻,陳振臂大呼上述口號。後不幸壯烈殉國,終年僅37歲。
十九,”我腿已斷,不必管我。我決心殉國,以保全國格人格。”
寸性奇(1895—1941,雲南騰衝人,時任第3軍12師師長)中條山之戰,鬼子集中重兵攻擊12師,寸性奇師長在接受軍長的命令率部突圍後,發現軍部未能突圍,寸又率部衝入重圍營救軍部,後身中八彈,拔刀自殺,這是臨終前的遺言。其父寸大進老先生恨自己已經88歲高齡,已經無力報國,遂絕食而亡,死後雙目不瞑。
二十,”川軍出川抗戰,戰而勝,凱旋而歸;戰如不勝,決心裹屍以還!”:-)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