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段(2 / 3)

「薛兄別氣餒,一定有職缺的。」王武信趕忙安慰。

「噯,喝酒吧。」薛齊不想再談,自己倒了一杯酒。「鄭兄他也熬出頭了,聽說在江西按察衙門頗受重用。」

「鄭兄給磨了心誌,長進了。」王武信想到曾被貶為他的縣丞、因而結交的好友鄭恕,笑歎道:「我又何嚐不是?總是受過了傷,這才能啄磨出一條當官的應對進退之道,既

能堅守理念,又能全身而退--不過,還是很難呀。」

談起官場種種,不合時宜的他們又是感慨萬千。

「老爺!」門口匆匆跑進了王府家仆,緊張地道:「老爺,有位官裏的許公公要找薛老爺。」

薛齊和王武信十分詫異,立刻來到大廳,一見到那一身正式的宦官服色,立即知曉這是皇上身邊的太監。

「薛大人,您可真難找!」許公公還在抹汗喘氣。「俺差點往宜城去了,聽說您又來京城,再從您家宅子找到這兒來了。」

「勞煩公公一路奔波,這邊請坐。」王武信代為招呼。

「俺不坐了,還趕著回宮複命。」許公公拉起嗓門,宣示道:「薛齊聽旨,皇上口喻,著薛齊明日未時一刻至文心閣麵聖!」

*****

午後,薛齊一身布衣進宮,拜見了當今皇上。

「薛齊,平身,今天君臣談心,不拘大禮。」皇帝示意太監擺上椅子,微笑道:「你坐。」

「謝皇上。」薛齊戰戰兢兢坐了下來。

文心閣是皇上批閱奏章、召見內閣大臣問事之地,皇上找這種地方跟他「談心」,恐怕用意很深吧。

「朕讀了你寫的《曆代疑案集成》和《天朝懸案錄》。」皇帝開門見山說道:「一夜還沒讀完,隔日早朝竟還想著到底那件案子結果怎麼了,迫不及待要下朝去看,總算花了

三天三夜,細細讀完了。」

「臣不勝惶恐。」總不成叫皇上說讀後心得吧。

「你以小說筆法,深入淺出解釋我朝律令,任誰看了都懂。」

「這正是臣寫此兩冊書的目的。」談起了興趣,薛齊也放開戒慎恐懼之心,暢談起來。「一般律書過於艱澀,官員因為職務所需必須研讀,但若無人指點,恐怕也是囫圇吞棗

,不求甚解;臣總想,若能以實例說明,不僅官員易懂,甚至一般百姓也能從中知曉我朝的律令知識,較早的一部《律政釋例》就是在此前提下寫就的,隻是不如這兩冊有趣

。」

「很好。」皇帝按住桌上一迭厚厚的書冊。「這裏全是你寫的書。翟太師離京前,最後上了一本謝恩折子,裏頭大力舉薦你,怕空口無憑,還附上你所有的著作。其實你刑部

那三本,早就是朕的案頭書了。」

薛齊既驚又喜,自己的書竟能擺上皇上書桌,而恩師舉薦,更是出乎他意料之外,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朕曾找來刑部尚書,就我朝大律問他,他回答得丟三落四,一個幾百人的刑部竟然無人能解說法令。」皇帝翻開最上頭的《刑律釋義》,直視他道:「後來卻是在你的書裏

找到答案。」

「若皇上還有疑問,臣願意在此解說。」

「目前暫時沒有,可朕希望在有問題時,隨時能找到人問明白。」§思§兔§網§

薛齊熱血頓湧,皇上的意思再清楚不過了。

「幾年前,你為王武信寫的辯論折子令朕印象深刻,從此記住了你;朕也相信,如此能幹官員應該會受到重用,可後來才知道,你竟是因此受到翟太師的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