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嗔道:“她個奶娃娃知道什麼?你就跟她說這個,你個老不修!別看七娘啦,四娘才讓我頭疼得緊哩。”

鄭靖業輕快地道:“不怕不怕,咱們閨女不愁嫁的。”

說話間,鄭瑜跑來見父母。鄭靖業抱著小閨女,樂嗬嗬地看著大閨女,突然想起一事來:“來來來,有東西給你。”說著,把鄭琰挪挪位置,從懷裏掏出兩條彈簧來!鄭琰眼珠子瞪得老大,這是要做神馬?!

鄭瑜非常開心地接了過來:“謝阿爹~我正想著天兒熱了,要穿輕紗袖的衣裳,胳膊上套些臂釧呢。”

因為“彈簧”的第一印象太深刻,鄭琰此後對於這種彈簧式的臂釧都敬而遠之。

————————————————————————————————

鄭琰在家裏的同齡人都是她的晚輩,大侄子還比她大不少,她一開始還隻能跟小侄子們一起玩。因為作弊開掛,她學習進度比較快,常被嫂子們拿來當“別人來的孩子”使。

德謙小朋友小的時候,對這位小姑姑略不忿,夥同其兄德安,要在小姑姑麵前表現一下自己。讓這位“聰慧”的小姑姑知道,他們也是很強的!

幼稚的小男孩子嘛~

德安更大一些,腦筋比較靈活,挺著小胸脯,跟隻小公雞似地跑到鄭琰跟前……背書!沒錯,就是背書,他顯擺自己書讀得多哩。鄭琰沒理他,她自己還有功課呢,雖然這個侄子有點煩,但是做人家長輩的,她要包容,繼續低頭寫字。

可憐德安一篇幾百字的名家名篇,顛來倒去背了十八遍,鄭琰連頭都沒抬。【這是自慚形穢不比了呢,還是壓根就鄙視得沒注意呢?】德安小朋友糾結了……

他一住嘴,鄭琰開心了,放下筆:“渴不渴?叫人倒水給你喝吧。背不下來就歇一歇,一遍一遍的念也不一定能記住的,你通讀了,用心記,啊——”

“……”你那個你來安慰笨蛋的口氣是怎麼回事啊?我一點也不笨啊!我很用心啊!我那個是已經背出來的,不是讀出來的好嗎?德安滿心裏都是悔恨的淚水,小姑姑欺負人。

天地良心,這時候的鄭琰才四歲,還是純良小白兔一隻,還在努力與內宅諸位親友打好關係。因為她發現,在她家裏,沒有姨娘這種生物,也沒什麼嫡庶紛爭,和諧得一塌糊塗,完全不需要操心這些事情,她隻要乖乖地讀書認字學功課就好。對鄭德安,絕對是發自肺腑的關心。∴∴

鄭德安铩羽而歸,出門遇到他弟德謙。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就聽德謙難過地道:“哥,你腫麼變笨了?本來會背的書,到了小姑姑麵前就不會了?”

鄭德安跳起要揍他:“不許胡說,我剛才明明是會背的。”

“我都聽到了,”德謙擺出一副同情臉,深情地看著德安,“小姑姑剛才說的……”

“……”卷袖子。

此時鄭德興九歲,擺出大哥的架式,原是想來關心一下弟弟們的,一看大的要欺負小的,伸手把二弟給揪了起來:“你做兄長的,怎麼可以欺負弟弟?”

德安道:“我才沒有欺負他!哥!你做兄弟的,怎麼可以欺負弟弟?”說著還指指自己的領子。

德興雖然呆一點,但是孝悌忠義背得相當熟練:“我是你大哥,你做錯了事情,我要罰你的!”

德安:“T T你們都是壞人!”

說話的功夫,“罪魁禍首”出來了:“大郎,你怎麼這樣對二郎啊?他背不出書已經很難過了,不要太逼他了。”

德興一怔,順手放下了德安。

被她給救了,我不想活啦!德安淚奔著跑掉了!鄭琰莫名其妙地問:“他怎麼了?不至於這樣吧?先生說他的時候,他都沒有哭啊,為什麼哭著跑掉了呢?”

德興吱唔道:“可能去洗臉了吧。”德謙捂臉,小手拉了拉哥哥的衣擺,示意,回屋裏我告訴你,你表再添亂了。德興不明所以,正想問。阿成忽然開心地走了過來:“快快快,相公給四娘選夫婿呢。好些俊郎君,可有好看的了。”

那一天的午後鬧劇隨著更重大的八卦的出現而落下了帷幕,鄭瑜出嫁事情太大。在那之前,鄭家從來都是往家裏撈人,從沒有給別人家送人的,這意義非同凡想,大家都關注著呢。被這事兒一衝,鄭德安也幾乎要忘掉這件事了,隻在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一個“不要去惹小姑姑”的詭異印象。

————————————————————————————————

鄭琰為鄭黨事業的發展作出過很大的貢獻,然而,在她小的時候,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安慰她爹。

那年鄭瑜出嫁了,鄭靖業頭回嫁女兒,當麵裝得喜氣洋洋的,喜酒一喝完,他回房裏痛哭流涕了一回,養了這麼大的閨女,真心舍不得啊!

那會兒鄭琰還小,還沒有受封縣君,還在父母的院子裏住著。杜氏第二天就囑咐乳母,把鄭琰帶到鄭靖業麵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