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前,李延收到快報,言殷正茂已從江西南昌出發,取道柳州前來慶遠府接任。柳州距慶遠有三百餘裏路程,一過三岔鎮,便是崇山峻嶺的慶遠地麵,為了安全起見,李延命令參將劉大奎率一千兵馬前往三岔鎮等候迎接。如今既然回轉,想必新總督也隨軍來到了,李延正準備整衣出門迎接,隻見一個七尺須眉黑臉大漢挑簾進來,單腿一跪,兩手抱拳高聲言道:
“參將劉大奎叩見總督大人。”
“起來,新總督呢?”李延問。
“回大人,末將沒有接到新總督。”
“這怎麼會呢,按日程計算,兩天前他就該到了。”
“可是末將猶如癡漢等丫頭,就硬是等不來他。”劉大奎一臉焦急,說道,“我如今把一千兵馬留在三岔鎮,單騎回來請示,我是繼續等還是撤回來。”
“會不會出了意外?”李延嘴上這麼說,心裏頭卻並不著急,對劉大奎說,“你立即回到三岔鎮一直等下去,不接到新總督就不能回來。”
“是,末將遵命。”
劉大奎抱拳一揖,又風風火火退了出去。聽得他的馬蹄聲得得而去,李延這才吩咐備轎,帶了兩個師爺,在刀兵馬隊重重護衛之下,威風八麵來到城西兩裏地的西竺寺。
這西竺寺仍是唐朝天寶年間修建的一座古寺。初名西明寺,宋元?年間重修時改名西竺寺,至今也有七百多年曆史。比起中原沃野黃河兩岸的那些恢宏巨刹以及江南春水秋山之間的瑰麗梵宇,這西竺寺就顯得規模狹小不成氣勢,但在慶遠街它卻是名列榜首的古跡文華之地。當地僮瑤?壯各族土著,雖然凶悍異常卻都虔誠信佛,因此這西竺寺才能七百年香火不斷。李延甫將離任心境?惶,仍不忘來一趟西竺寺,其目的一不是拜佛,二不是遊玩,而是專門跑來抽簽的。西竺寺的靈簽本也遠近聞名,而李延更是親身體驗過。
記得是三年前李延初來乍到慶遠街,一日得暇便動了興頭來西竺寺遊玩,同行人告訴他西竺寺的簽靈,他也就隨喜抽了一支,抽的是第五十一簽,簽文是:
朝朝暮暮伴嬌鶯 雖敗猶榮拱近臣
忽然一陣大風起 金是沙來沙是金
這是一支平簽,解簽也有四句話:急水狂浪,不可妄為,定心求佛,待時無憂。
李延一看這簽文不妙,總督剛剛上任,還未開仗,就冒出個“雖敗猶榮”,心中老大不舒服,順手把那支簽往地上一丟,不屑一顧地說:“什麼靈簽,都是些磨棱兩可不三不四的話,我偏不信它。”
西竺寺裏有一個老和尚叫百淨,最會解簽。大凡抽簽之人都會請他講解一番,經他點撥,這簽文中暗含的玄機就會一一弄個明白。李延既不滿意這支簽,又拿著總督大人的架子,自然不肯屈尊去請教百淨。過了兩年,兩個師爺有一次陪著李延吃酒,趁著酒興,董師爺舊話重提,對李延說:“東翁,您初來時在西竺寺抽的那支簽,還是很靈的。”李延不以為然,一臉稀鬆地說:“簽文說的什麼,我早就忘得一幹二淨了。”董師爺答道:“東翁當時扔了那支簽,梁老兄把他撿了回來。”接了董師爺的話,梁師爺起身去值房找出了那支簽,李延接過又仔細看了一遍,頓時沉默不語。梁師爺覷著東翁臉色,謹慎說道:“前些時,俞大猷的兵在荔波吃了個敗仗,東翁自劾,邸報到京,皇上不但沒有責怪,反而諭旨安慰,我就想到,這不就是簽上講的‘雖敗猶榮’麼?”李延一聽有理,愣怔一會兒說道:“這頭兩句倒是靈驗了,三四兩句是何意思呢?忽然一陣大風起,什麼大風?金變沙來沙變金,倒來倒去又有什麼玄機?”三個人就在酒桌上推測來推測去,也沒有個滿意的結論。董師爺說:“東翁要想參透玄機,看來還得去找那個百淨老和尚。”李延當時答應下來,但日後手頭事情一多,這件事又擱下了。直到這次免職,李延才明白“忽然一陣大風起”的含義,心裏頭也就急切地想去西竺寺拜見那位百淨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