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段(1 / 3)

一個弄鳥兒的小火者,一旦升任太子的貼身太監,行頭立刻就變了。一件豆青貼裏的?衫換成了圓領?衫,懸在腰間的荷葉頭鳥木牌子也換成了用篆文書刻的牙牌。

馮保對孫海並不怎麼了解,這時候聽他說這一句話,心想這個小人物還是個機靈鬼,於是頜首一笑,接著說:“孫海這小奴才說的是,隻是比喻不恰當,鐵劃銀勾,隻能是臣子的字,萬歲爺的字,是龍翔鳳舞。”

“龍翔鳳舞?”

朱翊鈞重複了一句,他再次望了望麵前的兩幅帖和書案上幾大摞已經寫過的宣紙,那都是自己練字留下的。

“大伴,”朱翊鈞遲疑地問,“寫好字是不是就一定能當好皇帝?”

沒人回答。朱翊鈞抬頭一看,馮保魂不守舍地朝慈寧宮精舍那邊窺探。

“大伴,你看什麼?”朱翊鈞不滿地追問。

“啊?沒看什麼,”馮保又趕緊回過頭來,賠著笑臉問道,“太子爺方才問的什麼?”

朱翊鈞又把問話重複了一遍。

“這個是一定的,”馮保口氣堅決,“一個好皇上,是文治武功,樣樣來得,這文治裏頭,書法是第一招牌。”

朱翊鈞點點頭,想了想,又搖搖頭說道:“我看不見得,漢高祖、唐太宗,還有我大明開國的太祖皇帝,都是一代英主,怎麼就沒看見他們的字兒留下來?”

這一問讓馮保心頭一驚,他沒想到十歲的太子會想得這麼深,腦瓜子一轉,立刻答道:“太子爺問得有理,依奴才之見,大凡開國之君,都是武功為主。方才太子爺點出的都是開國的皇帝,而太平天子,則是以文治為主的,梁武帝、宋太宗都是太平天子。”

“梁武帝有什麼功績?”

“奴才小時候讀唐詩,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之句,這寫的就是梁武帝的功績。他一生信佛,造了好多好多的寺廟。”

“那宋太祖呢?”

“太祖當政的日子,宋朝天下一片祥和,老百姓安居樂業,真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好景象,太祖本人潛心學問,大規模擴大科舉取士,讓天下的讀書人都有晉升之道,他還把朝中最有學問的人組織起來,編纂了一部大書《太平禦覽》,這部書有一千卷,編成後,太祖隻用一年的時間就讀完了。”

“他怎麼讀得這麼快?”

“他一天讀三卷,一天也不間隔地讀。”

馮保雖然從容對答,但仍看得出他心不在焉。而在一旁侍候筆墨的孫海,也是急得抓耳撓腮,原來昨天夜裏,他曾告訴太子,禦花園靠近更鼓房的地方,那棵枝柯蔽天的老柏樹上,結了一個鳥窩兒,春天來了,那窩兒裏肯定有鳥蛋。太子當時就來了興趣,約定今日巳時一過,就一起去禦花園裏掏鳥蛋。可現在午時都快到了,太子好像忘記了這事兒。情急之中,孫海看到了掛在窗外遊廊上的那隻白鸚鵡“大丫環”。他便輕手輕腳走到窗前,隔著窗子,對“大丫環”扮了一個鬼臉。正在迷迷盹盹蹲在純金鍛製的橫柱兒上無事可做的“大丫環”,頓時一個機靈,撲了撲翅膀,伸著頸子,朝屋子裏婉轉喊了一聲:

“太子爺!”

朱翊鈞尋聲一望,見是“大丫環”在朝他撲愣著翅膀,孫海趁機朝他做了一個爬樹的動作。他頓時記起去禦花園爬樹掏鳥蛋的事兒,於是對馮保說:“大伴,今天就到此為止了。”

馮保頓時如釋重負,連忙作拱打揖辭謝出來。穿過遊廊,對站在那裏的一名女官說:“煩請通報李娘娘,說馮保有急事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