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段(1 / 3)

“此事你從何處聽來?”

“禮部儀製司的司郎大人,是卑職的同鄉。如上所言,都是他親口告知。”

“好,你且坐著繼續講。”

“謝首輔大人,”金學曾從地上爬起來,覓了?兒坐下,接著說道,“方才說到禮部,一是借童立本之死鬧事,矛頭就對著咱戶部,他們不管太倉銀已經耗竭淨盡,隻一味地尋釁鬧事。其二,由禮部官員代收的泰山香稅銀無端地克去一半,天下賦稅若都是這樣一種收法,首輔大人意欲開創的萬曆新治,豈不是一句空話?其三,今日這位紀有功,開口就要五百兩銀子,說是禮部有急用,那副傲慢樣子,倒像是債主,戶部欠著他的。因此卑職實在慪不過,言語上爭論幾句,這紀有功竟衝上來封卑職的衣領子,卑職不甘示弱,於是扭打起來。”

聽這一席話,再聯想到儲濟倉事件,王國光對眼前這位其貌不揚的九品觀政竟有了幾分好感,不知不覺說話的口氣緩和了許多:

“咆哮公堂,毆打來衙門辦事的官員,怎麼說都是你的不對。本部堂申明紀律,要給你罰俸三月的處分,你服也不服?”

“不服。”金學曾斷然回答。

“為何不服?”

“是紀有功先來打我。”

“那是因你傷言傷語撩撥了他。”

“君子動口不動手,乃古訓也。卑職謹遵古訓隻是動口,有何過錯?”

兩人頂起牛來。看到金學曾雞公比勢的樣子,王國光又好氣又好笑,對坐在身邊的張居正說:“首輔,本部堂治部無方,竟出了這樣一個叫雞公。”

張居正微微一笑,問金學曾:“你方才說禮部前來要錢的官員叫什麼?”

“紀有功?”

“他為何要錢?”

“卑職不知。”

“他申請用銀的谘文呢?”

“在這裏,”答話的是耳房裏的書辦。他走出來遞上一張紙,說道,“方才紀有功將谘文給了度支司,司郎派員轉送過來。”

張居正接過一看,谘文寫明因萬曆皇帝登基,各國友邦均派使節前來恭賀。今有朝鮮禮官抵京,因此緊急申請五百兩銀子以作接待?宴之用。張居正看完後遞給王國光,待王國光看完,張居正說:

“難怪紀有功態度倨傲,因為禮部申請用銀是關乎朝廷體麵,人家占著理。”

金學曾盯著王國光,見部堂大人眉心裏蹙起疙瘩沉默不語,便從旁答道:

“回首輔大人,禮部雖然占理,但這也正是禮部的刁鑽之處。昨日楊用成交了六千兩泰山香稅銀到太倉,今天就派人前來申請支銀。這不是掐著咱戶部的脖子做事嗎?要說用銀,京城五府六部幾十個衙門,有哪個沒有正當理由前來戶部支銀?如果這五百兩銀子給了禮部,不過今夜,全京城都知道戶部開始放銀了。到明日,你看吧,戶部衙門就成了城隍廟的廟會。”

王國光覺得金學曾的話有道理,斟酌一番後,說道:“首輔已經講過,禮部支銀是關乎朝廷體麵,這上頭如何能討價還價?”

金學曾想了想,答道:“卑職聽說過刑部部堂王之誥大人的一件事。”

“何事?”

“聽說王大人從南京過來初掌刑部,便去視察大牢,看到死囚牢中一些重犯,手腳潰爛,且還露出白厲厲的骨頭。蓋因他們枷鎖加身四肢動彈不得,大牢裏的老鼠便趁機竄出來吃他們身上創口的腐肉。囚犯們呼天喊地也無人搭理,就這樣被老鼠啃死的犯人不在少數。囚犯身上的腐肉成了老鼠的美味,這大牢的老鼠越來越多,大的竟有一尺多長。久而久之,老鼠膽子越來越大,每日裏竟以攻擊重囚為樂事。王之誥大人進入大牢,親眼目睹這一慘景,當即就捐出五十兩銀子,讓獄卒四處買貓。一時間,京城的貓幾乎都被獄卒們買盡了。如今大牢裏,放養的各類貓兒怕有上千隻,凶殘暴戾嗜血成性的老鼠遂告絕跡。幾十年來不能解決之頑症,在王大人手上幾天就解決了。按理說,買貓的銀子,王大人也可理直氣壯來戶部申請,可是他體諒戶部難處,竟自掏了腰包。這樣和衰共濟共度危艱,才是部院大臣的真正風範。臧否大臣,本不是卑職這樣一個九品芝麻官該做的事。但這些話,卑職久蓄於心,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