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段(1 / 3)

一次,最為重要,皇帝到壇頂,祭祀官員進奉玉杯,杯中的酒稱為“福酒”,皇帝飲下杯中的酒,下祭壇走到小次前站立。

亞獻與終獻完畢退下來站在皇帝身側也麵朝小次,接著由祭祀官將祭壇頂上的冥幣,紙帛,玉冊從西邊的酉階送下來。

離祭壇一百多步的南邊矮牆門外有一座燎爐,祭祀用品皆被送往爐上的高台。

焚燒的侍從拿起祭品,高聲報告,看到盆火照耀下的大禮使王旦點頭後,將祭品依次放到燎爐內焚燒。

祭祀主管官員和陪同祭祀的官員都莊重的站在自己本位上,祭壇下麵的架樂奏停時,祭壇裏裏外外參與祭祀大典的數十萬人都肅然靜立。

靜的可讓人聽見冬風吹響長幡之聲,銅盆內的火燃燒旺盛,木柴被燒的滋裂響。

掌禮官伸長脖子提亮嗓音,高聲呼,“讚一拜!”

數萬人連同皇帝在內齊刷刷的跪下,衣服蹭皺的聲音響了片刻有餘,到此,這祭祀大典就算圓滿完成了。

近侍們手二百多根持橡燭排列城儀仗隊跟隨皇帝從小次回到大次,將祭服換回皇袍皇冠再登上大安輦。

輦是由人抬的,而大安輦與玉輅很像,但是比玉輅還要大,四邊垂掛著大帶,輦上有陪輦官立候。

見皇帝登上大安輦,傳令官呼喚道:“起樂!”

矮土牆外圍東門等候的教坊樂隊便開始奏樂,先由軍樂隊奏樂。軍樂隊,顧名思義。

一名身穿盔甲的武士上場,手持短刀劍舞著一段名為“曲破”的舞,此曲乃太宗親製。

舞畢後,一名著綠衣的教坊司官員上前進獻頌詞,隨著音樂的奏響,禁軍隊伍內的樂隊也跟著一起吹奏,頓時整個郊壇都被聲樂所震動。

曲罷,儀仗隊整裝出發。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從郊壇回了青城,這時候天還沒亮,遠遠的看去,青城西南方向如一條火紅的長龍在滾動。

回到青城,百官們換上常服進入殿中,大宋官員之多,能夠入殿參加朝議的五品以上的官員也多,如今站了滿滿一殿,手持笏牌齊刷刷的跪下,恭賀道:“恭賀陛下順利完成此次祭祀大典,天佑我朝,萬歲!”

趙恒理了理皇袍的大袖子,對今日的這些安排部署,禁軍保衛工作的縝密甚是滿意,威嚴道:“賜茶!”

偏殿的眾侍從宮人早早就備好了溫茶,隻等候皇帝的令下。

“今日三哥對殿帥您的表現甚是滿意呢。”

丁紹文溫潤一笑,“蒙官家器重,不過,臣已經不是指揮使了。”

“是與不是?”趙衿捂著嘴輕輕一笑,這是學著殿前禁軍的喝探,“有何關係呢,不過隻是稱呼罷了。”

長公主提點之話倒是讓丁紹文心中微驚,“微臣慚愧,是與不是,都無關緊要,緊要的是,官家信任。”

趙衿再次柔笑,“殿帥能力出眾,三哥哥是看得到的,貶不過是給眾人看,殿帥如今做的這般好,升回指日可待。”

趙衿看著麵露溫和的人接著道:“又以,太急功近利也不太好,殿帥是聰明人,適得其反總是不惹人悅的。”

丁紹文微微抬起頭注視了長公主一眼,突然的示好,讓他不由的憂慮了起來,隻是未表露於情,仍舊謙恭道:“聽公主訓言,伯文,受教了。”

茶酒喝完後,皇帝的車架,儀仗,以及禁軍的鐵騎,武士,樂隊回到東京,從南薫門入城。

聖駕所經的道路兩旁,不僅有百官迎接皇帝的幕張,還有富貴人家搭設的棚子,使得道路兩邊沒有一點空閑的地方,比廟會,燈會都要熱鬧得多。

皇帝的隊伍一來,棚子裏的人起身,路兩邊的人不斷向前擁擠,使得阻攔的禁軍使盡了力氣橫長戈頂著,臨街的窗戶被打開,不過天子是不能被俯視的,膽大的人便偷偷側在窗邊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