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段(3 / 3)

見眼前人愁眉不展,遂握住了她的手,柔聲道:“隻是抓鬮而已,小孩子又不懂這些,她日後的路,還是要看她自己日後的意願。”

李少懷點頭。

第138章 空缺的左相之位▒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一年後。

大內設資善堂, 壽春郡王入學授講。

次年, 下詔加壽春郡王為尚書令。

又過一年,壽春郡王趙受益在諸臣請奏下進封升王,同年九月初,被正式冊立為皇太子,皇帝賜名趙禎,改元天禧。

參知政事丁謂因修建宮觀與宮殿, 任玉清昭應宮使,兼任太子少師、昭文館大學士兼修國史, 以李迪任參知政事,又命其兼太子賓客輔導太子。

天禧元年, 九月, 資善堂,李少懷為太子師。

“仁者, 人也,親親為大;義者, 宜也, 尊賢為大。”

“儒家裏講仁,文治天下,若治亂世,自當以武力止戈, 但盛世就應該讓百姓們都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兵取自於民, 民乃天下生力,隻一味的殺伐與征戰,才會導致國庫空虛,民不聊生。”

捧書的黃袍少年已有她胸口這般高了,眉宇間與他姐姐有幾分相似,隻是心性要差的太多,麵對太子的問題,她耐心解釋道:“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為人君者,不能隻看眼前。”

“可大娘娘說人心都是自私的,後世者,不應當由後世者自己去解決嗎,為何要現在的人們去承擔看不見的痛苦呢?”坤寧殿內住著皇後與楊淑妃,他稱她們為大娘娘,小娘娘,少年說著自己的理解,“君王應該愛的是他的子民,而不是江山。”

“君王要謀的,應該是子民的安穩,而不是長眠後根本不可控的千秋萬載。”秦奮六世之餘烈,建萬世之功,後毀於一旦,使得他將此曆史銘記於心。

太子的一番言論讓她大驚,“太子不喜殺戮這於百姓而言是福。”

“我討厭的是戰爭,他們說就是因為遼人侵宋,才害得爹爹患了心病。”

“少懷!”李迪急匆匆的趕到了資善堂。

少年作揖道:“老師。”

“太子。”

“先前王相多次因病請辭皆未得到官家的許可,昨夜相府傳來消息,王相病重,就在剛剛已經委托了右仆射向敏中向官家轉奏,官家此時已經出宮了。”

李少懷倒退了幾步,顫唞著身子轉向太子,“殿下先將今日所學記熟,臣與李參知有要事相商。”

少年點點頭,“二位老師若是有事,可以離去了,學生長大了可以自行讀書。”

另外一邊,向敏中在轉奏王旦的委托於皇帝前就先將消息告知了趙宛如。

先是向敏中以年邁請辭未得皇帝批準,後是王旦也未得到批準,如今王旦病入膏肓,是行將就木行動不得,連皇帝也沒有法子了。

王旦曆經兩朝,威望極高,有他在朝坐鎮,朝中的奸佞便也不敢太過放肆,如今失去了這一座大山,左相之位空缺,朝中必然又要掀起一場鬥爭。

“官家已經出宮去了相府。”

“那我們進宮。”

“找駙馬麼?”

趙宛如搖頭,“阿柔,將泱兒喚來。”

轉身道:“見聖人。”

沒過多久後,跑進來一個差不多到腿高的小女孩,麵白唇紅,明眸皓齒,恭恭敬敬的福禮道:“母親~”

“收拾一下,入宮。”

小女孩登時睜大了眼睛欣喜道:“可是去找爹爹?”

“去見你外祖母。”

女孩眼裏閃過一絲失落,“爹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