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沈家的十娘子卻與眾人都不同。

她的閨名會被傳得人盡皆知,是因為她出生之時,乃母難產數日,忽夢見有仙人入懷,登時有祥雲滿室、霞光籠罩半天,沈夫人就此分娩,生得粉雕玉琢一般的一位千金。

傳言沈十娘從降生之後,所處屋中就常有紅雲繚繞,到周歲之後才漸漸消歇。

沈家因此為她取名“留仙”,芳名天下傳聞。

而顧瑟知道她,不單單是因為她夢仙而生的傳聞,而是她文采風流、風姿出眾,直以女兒之身跟隨其祖父、叔伯出席名士雅集,也曾有詩文傳到顧瑟手中。

在太後萬壽、太子選妃的當口,沈十娘的生母、沈六夫人陸氏親自攜女上京,來探望遊宦京都、夫妻分離多年的丈夫……

顧瑟想起那滿紙俊逸文才、出挑風流的筆墨,一時微微歎了口氣,心中竟有些說不出的遺憾。

沒有過幾天,顧瑟就在寶珠樓遇見了沈留仙。

寶珠樓是帝都頗有名氣的首飾商戶,背後的東主是南溟葉氏,因此規模經營些南地特色的珠玉。

顧瑟雖然幾年不在京,但雲弗是樓中的常客、貴賓,消息靈通的女掌櫃十分熱情地迎了她到三樓,上了香茶,殷勤地問她:“娘子可有什麼想看的?或是隨意地看一看,我們這裏新到了整匣菩提子尺寸的子母南珠……大株的異色珊瑚,有一丈高矮,放在屋子裏,十分的照眼……陳先生的貝雕插屏,用的是沒有生過珠的老蚌,磨了大半年的工夫,也隻做出一副成品……”

顧瑟其實沒有什麼想要,是被鍾老夫人看著憊懶,特地支了出來花錢的,她支著頤,隨意地道:“既然南珠是新到的,不如就拿來看看。”

那女掌櫃果然就到後頭去,隔了一會功夫,帶著幾個侍女,端了兩封盒子出來,在顧瑟麵前啟開了封條。

“鶯歌海最上等的珠,一顆一顆保證都是一樣的大小,和平常的菩提子一樣的尺寸,單拿出來做頭麵也使得,做手串、做珠簾,都十分的好看。”女掌櫃把盛滿真珠的匣子擺在顧瑟麵前,又打開另一隻盒子,露出裏麵嬰兒拳頭大小的一顆珠子來,道:“這就是母珠了,子母珠在您這樣的門第裏也不算新鮮,咱們這一副不過是比旁的大些罷了!”

說罷抿嘴笑了起來。

顧瑟也微微一笑。

她手指在裝了子珠的匣子裏輕輕撥弄。女掌櫃並不敢在她麵前打馬虎眼,這一匣果然都是上好的南珠,被光薄薄一照,就生出雲霓般的旖旎光暈。

相比之下,反而是那顆母珠,顯得十分低調、素淨,細白的珠麵,半點不出風頭。

但當斟茶的丫鬟走動過來,遮住了照進匣子裏的光線的時候,母珠周身就泛起了蒙蒙的、柔和的微暈。

顧瑟大感興趣。

她問道:“我聽說鶯歌海的南珠,都是十六、七歲的在室少女,在子時後、午時前下水去親自采摘上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第52章

顧瑟笑盈盈地看著寶珠樓的女掌櫃。

女掌櫃卻斟酌了片刻, 才道:“尋常的南珠, 是不要這樣複雜的。隻有最好的珠田, 才會配備未出閣的少女,您手上的這一匣,也正是如此。”

顧瑟就微微點了點頭。

她身後的聞藤麵上已稍稍露出些不忍之色。

那女掌櫃一眼就看見了。

她笑道:“四娘子宅心仁厚,身邊的人也都有一副菩薩心腸!”

她手指搭在沉黑色的鐵梨木匣子邊緣, 再開口時聲音略有些低沉,道:“鶯歌海一年四季的風都是腥的,田裏隨意地一耕,都能犁出鹽粒來……生在那裏的人,就是想要耕種,也種不活糧食、養不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