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段(3 / 3)

老俠:你現在真的出來了嗎?我懷疑!

王朔:我采取一種最簡單的方式保持自己的獨立。就是你不能讓他喜歡你,要讓他罵你,你才會知道:啊,我還沒融進去。要是他停止罵我,我就不踏實了。其實一九九二年時,有半年時間對我的讚揚聲挺大的,與罵我的聲音一半對一半。那時我就警覺,怎麼都誇我?不對呀!這種誇,要麼有一些誤解,要麼就是不地道了。那時我搞大眾文化,電視劇什麼的,正搞在興頭上呢。所以我覺得要保持距離隻能采用這種簡單的方法。但有的時候,可能我沒做到那麼不取悅,那麼拒絕,但我越來越不馴服,隻為了自我證明一下,我就要招人罵。這一罵,我才覺得自己與他們勢不兩立。

老俠:怎麼勢不兩立,就是去電視台接受采訪?人們在電視上特爛的節目中見過你兩三次,有一次是北京電視台的《今晚我們相識》,有一次是你與劉毅然一起談電影,那時劉毅然剛當導演。還有一次記不太清了。除了你,在《今晚我們相識》上還見過王蒙、劉震雲等等。好在你的回答總是還不像其他人那樣假。女主持人問:“人們都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你的創作與你妻子有什麼關係廣你的回答不是順著她誇自己的妻子,而是說:“我寫小說好像與我妻子沒什麼關係。寫小說是我自個兒的事。“咱不談別的,隻談電視。它的力量真就那麼大嗎?這麼多”大腕“作家成為嘉賓?這些人真的需要用出鏡來證明自己嗎?而且還是那麼爛的欄目?不太知名的作家出鏡我還多少能理解,他們的名聲比你和王蒙小多了,嚴格地講,他們不屬於公眾人物,沒多少人知道,出出鏡擴大知名度也不算太丟人。而你和王蒙就不一樣了,在北京或其他大城市,用家喻戶曉來形容你們的名聲也不太過分,普及率非常廣。有了這種知名度,為什麼還去那麼個欄目?從根上講,一個真正的作家,壓根就不應該也不會想去那種電視欄目。

王朔:我的印象裏,那次采訪是在英達那家公司做的。好像那個時候,就是朋友之間的事。當然我那時也覺得電視是個非常好的傳播媒體。那時候我也不寫東西,閑著沒事兒,有時候就去上一些亂七八糟的電視節目。我當時也確實有這種想法:電視是一種保持名聲的東西,出名也不是什麼壞事,想出名的欲望沒有底兒,欲壑難填呀!出名對人確實有腐蝕力,決不次於錢或權力。喜歡出名,願意出名,覺得上電視對自己的名聲有利。當然,這種想法被拍攝過程中的難受抵消了。拍的時候化妝師要給你化妝,拍完後電視台要給你剪,弄得你麵目全非。拍電視其實挺有意思的,電視給觀眾的都是加工過的,不是原來的東西。電視其實就是這麼一個廣告,告訴你有這麼一個人,有這麼一個東西。後來電視對我的吸引力也不大了,找覺得不那麼有意思了。反正當時閑著沒事,有一種招搖的念頭,到處招搖。我記得當時上電視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朋友,推托不了,心裏覺得是幫人忙了,當然也對自己有利了。再一種就是覺得某個欄目收視率高啊。但是我好像還對自己有要求,那就是綜藝節目堅決不去,像《正大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