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段(3 / 3)

她就有親戚跟朋友在嶺南插隊,那兒才沒有窮山惡水出刁民,那民風也很淳樸的,跟楊樹灣一樣都是革命老區,歷史很清白。他們當年也幫著遊擊隊打日本鬼子呢。①思①兔①網①文①檔①共①享①與①在①線①閱①讀①

胡奶奶跟著歎氣,喃喃自語:“好地方是好地方,可為啥要東勝這個時候過去呢?”

田雨心裡頭咯?了一下,壓低了聲音開始猜測:“該不會是讓何隊長去調查逃崗的事情吧?”

嶺南那邊離著香崗近,所以逃崗現象頗為嚴重,不僅外來的知青要逃,本地人更是逃跑。但凡哪家有人逃崗成功,周圍人都要敲鑼打鼓的慶祝。甚至有的村子大隊書記帶頭,率領全村人逃崗。

原先被抓到了以後直接丟大牢,後來這種人越來越多了,牢房都不夠裝怎麼辦?隻好辦學習班,拉著人過去大會小會的劈鬥。饒是如此,仍然?不住這股風氣。

奇怪的是,林飆反革命集團被打倒之後,這種情況反而更加嚴重了。有人成群結隊的逃崗,聽說海上的屍體都飄了一層。

田雨懷疑之所以這種現象愈演愈烈,是因為政治宣傳的緣故。以前當地沒有通電,關於海那邊的傳說都是口口相傳,影響輻射麵積有限。

但是現在國家建設在發展,當地通電啦,有廣播有喇叭。離得近,嶺南的農村就很容易接收到香港那邊的電臺。那是一個跟他們完全不同的世界,輕快又活潑,唱的歌都跟他們不一樣。所以這些人就沒能抵抗住誘惑,積極奔向資本主義的懷抱了。

唉,資本主義世界最善於偽裝自己,燈紅酒綠靡靡之音,可不就蠱惑人心了嘛。格命立場不堅定的人就被他們拐走了。

長此以往肯定動搖軍心,李老先生想來是意識到這件事了,保不齊就派何隊長去當地調查情況。

何大嬸可不關心什麼逃不逃崗,嶺南離他們楊樹灣十萬八千裏呢,要是真像那些人一樣遊泳遊過去估計從孫子遊成爺爺都遊不到。

她隻憂心一件事:“真要調查的話,主席手下有那麼多人,隨便派個幹部過去不就行了嗎?幹嘛要讓東勝去呀?他又不懂這些。”

“那可不一樣。”田雨搖頭,滿臉認真,“幹部搞調查都是走過場,還沒進村,先搞得雞飛狗跳,恨不得跟欽差大臣似的,要全大隊的社員都丟下手上的事出去迎接,最好列隊歡迎。”

就好像前頭楊樹灣偷偷摸摸搞小工廠一樣,每回有下鄉幹部過來不也沒發現過山洞裡頭的問題嗎?那個時候主席還沒發話呢,被抓到了肯定得去上學習班。

胡楊在外頭敲門,一邊敲一邊問:“在嗎?”

原本趴在何大嬸懷裡頭打盹的二丫立刻揚起嗓子,高興地喊:“小胡舅舅,二丫吃粽子。”

胡楊笑著推門進來,手裡頭捧著的幹荷葉包裹的可不是粽子:“廠裡食堂多煮了些,我就買了點兒回來。剛好,可以省頓夜宵啦!”

說著他還笑了起來,故意逗二丫,“那我們今天就沒有臘肉吃嘍,光吃粽子。”

二丫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早上老太說好了要吃臘肉飯的。晚飯沒吃,怎麼夜宵也能沒有呢?

胡楊笑得不行,直接剝了個臘肉粽子給小丫頭:“來,咱們吃臘肉飯。”

說著他又剝了個紅棗餡兒的粽子遞給餘秋,“你也嘗嘗吧。”

餘秋無動於衷,仍舊趴在桌子上寫自己的東西,眼中像是沒有胡楊的存在。剛才大傢夥兒說得熱火朝天,她也毫無反應。

還是二丫踩在凳子上認真地強調:“吃粽子,肚子餓。”

她那雙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