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段(3 / 3)

她說是“一點心意”,但聽這話裏的意思,數額分明不小。

慧行合十謝過,回說一定把話帶到。

他到沒有懷疑燕家打腫臉充胖子,亦或是韶南忽悠他,這年月不是殷實的人家也供不起讀書人,再者世人多趨炎附勢,韶南的父親已經定下來要就任一縣的父母官,初進官場起步就是七品,前途無量,一幹同鄉、同窗、同年趕著錦上添花送禮的想必不在少數。

兩人說話間出了大雄寶殿,迎麵不時遇上用過午飯回來大殿禮佛的和尚。

韶南每個都隨口向慧行打聽對方的法號,來寺裏幾年了,心裏逐一同慧明大師剛才提到的幾人對上了號。

等到了後麵禪房,在外頭正好與韶南的伯父燕如川遇上。

慧行知道這是燕家真正的當家人,連忙停下問候幾句,聽說蘇氏已經沒有什麼大礙了,這才告辭,趕去給主持報信。

韶南趁機擺脫了那和尚,溜進屋裏,先去見過了伯母。

蘇氏由兒子、兒媳陪著,韶南自堂哥嘴裏打聽到父親這會兒正在後堂聽首座守善禪師講經,便指使著堂哥悄悄去把他叫出來。

蘇氏還有些虛弱,膝上蓋著棉被坐在床榻上,叫兒媳讓了個地方,把韶南叫到跟前:“你這丫頭,剛跑到哪裏去了?”

韶南就勢坐到了床邊,拉起蘇氏的手道:“伯母,我去和慧明大師聊了一會兒。”

蘇氏便帶了些嗔怪慈愛地笑道:“你們有什麼可聊的,別耽誤了大師誦經禮佛,那才是正事。”

韶南猶豫了一下,見屋裏隻有蘇氏和大嫂,壓低聲音道:“慧明大師適才招待官府來人去了,說是今日粥鋪的東西不幹淨,好多人吃了上吐下瀉,還有兩位食客年紀大了,沒能撐住,家中人到衙門討說法,怕是這會兒寺外邊正鬧得厲害。”

蘇氏微微張開嘴,瞧瞧兒媳,一拍大腿:“怪不得我這也屙掉了半條命,可早上那粥沒覺著味道不對呀,難道是鹹菜餿了?”

大嫂亦道:“怕是鹹菜,我吃的不多,總共跑了兩趟茅廁就沒事了。韶南沒動筷子,就一點事也沒有。”

蘇氏不禁有些臉紅,因為粥鋪鹹菜免費,她可著實吃了不少。

不過她素來想得開,很快就把這事放下了:“算了,不該貪那便宜,看來是菩薩看不過眼了。話說回來,就算是粥鋪的掌櫃和夥計們一時沒注意,那也不是有心的,頂多出點銀子,向死了人的家裏誠心誠意賠個不是就得了,這事鬧得,咋還驚動官府了?”

韶南若有所思:“怕不是這麼簡單。”

蘇氏不太想參合粥鋪的事情,同韶南笑道:“貞娘也沒事,看來那孩子和你一樣,沒碰鹹菜,她孤身一人,怪不容易的,你大嫂夜裏需得照顧我,伯母便做主留她晚上和你擠一擠,睡一間房。你正好和她說說話,看看她性情怎麼樣,試試能不能處得來。”

咦,韶南眨了眨眼睛,伯母這是想要做什麼?

“您己然應承她,要帶她去鄴州了?”

“傻丫頭,去鄴州算什麼,你爹頂多麻煩點,又不費什麼事。”

韶南嘟了嘟嘴,連剛認識的林貞貞都能去,自己這真正想跟去的偏偏沒有那麼容易。

她瞥了眼大嫂,見對方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去,笑容古怪,心中一動,隱約猜到了伯母的打算,直言快語問道:“您問過我爹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