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便會被人截住送進京城王府。你非但沒回村去,連我送你的衣服,你夜送入了當鋪。而我送的銀兩分毫未動,我正查無可查,好在蘇州又見了翔之……”

我愣住了,他擔心的,是我似乎從來也沒有想過的“可能性”——他走了之後,就將我棄之不顧,不管我是不是會回到燕來村遭遇不測。原來我在潛意識裏,已經不加理性判斷的相信他了嗎?

其實想想也明白,既然他當我是晏太傅的徒弟,自然不可能沒有安排,怎麼會輕易讓我去送死?

我略偏過頭,避開他深邃得奪人神魂的眼眸,定了定神,再直視著他,問道:

“你隻告訴我,幕後的主謀之人,到底是誰?”

“國舅歐楚光。”睿王非常幹脆地給出了答案。

“歐大人?”我有些驚訝,這不合常理埃歐楚光為什麼要殺睿王?我追問道:“歐大人是太子舅父,他有這份心,自當放在前太子身上,但凡他有那麼一星半點儲君的樣子,禮法森嚴,皇上又怎會輕言廢立?對你下手,於他又有何益處?”

“若你與他易位而處,你可會把自己的心血,全用在我那二哥的身上?”睿王反問我。

是啊,如果是我,也不會在那種扶不起的阿鬥身上投入心力,注定是一筆血本不歸的投資,不如另辟蹊徑。

歐楚光也確實是這麼想的。歐楚光原有三個女兒,長女嫁與了皇長子,本來這也算是步好棋,卻不想皇長子在二十五歲上便因病亡故了,讓歐楚光的“嫡與長”的“兩手準備”,落空了一頭。更為悲催的是,他的二女與三女都已嫁出,想再聯姻也來不及了,至於族中的女子,畢竟身份不夠,隻有向才貌上選了。不過事有湊巧,正當歐楚光向自己的家族中遍尋“傑出女性”之時,一個人物的登場,卻解決了燃眉之急。她就是歐楚光妻子的嫡親侄女——齊王妃陸丹青。

歐楚光的妻子出身江南陸氏,雖無謝氏的顯赫,卻也是屹立百年的江南望族。陸夫人與齊王妃的父親,都是正室所出。齊王妃之父體弱多病,雖有才名,卻不得出仕為官,三十歲上便亡故了。他的身後隻餘孤女寡婦,也使得嫡出這一房在陸家的地位急劇降低。陸丹青十五歲及笄之後,便被陸夫人接進了相府。第一次在京城社交界露麵,就受到了淑妃的“親切接見”。淑妃見了她,便歡喜得“如珠如寶”,在陸丹青十七歲那年,嫁給了才行過冠禮的齊王,成就了才子佳人一段美談。

齊王妃入府兩年沒有所出,淑妃這才順勢將自己的侄女塞進了王府,而歐家也選出了一位庶女,打算明年開春便讓齊王再做新郎。想必不久之後,齊王府親王妃一正兩側的名額,就滿滿當當了。

不過按照睿王的解析,這“妻妾和美”的人生背後,正是暗潮洶湧。歐楚光也知道,皇帝雖年屆五十,卻依舊精神飽滿,身體健康。隻要他活得越久,太子就越不耐煩,被廢的可能性就越大,這種情況下,當然要另尋備胎。

當今皇帝一共有五個兒子,六個女兒。長子已經不在人世,太子被廢,有奪嫡可能的,就隻有睿王,魏王和齊王三人。魏王的母親並非士族出身,母係非士族出身的皇子即位,在碧落史上尚無先例。睿王和齊王就成了投資者的選擇題。

睿王的母親,是被追認的“皇後”,與皇帝夫妻情篤。若太子被廢,隻要皇帝一個點頭,他就可以“嫡子”的身份,做個名正言順“太子”。睿王的身後還有謝家,他能提供不過是錦上添花,睿王未必看得入眼。但是齊王則不同,淑妃的娘家雖是丞相府第,但是以身份而言,卻有些成色不足。對齊王來說,他的襄助,無疑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