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壯觀了。要知道,岸上村雲家這麼好幾年,不過才買下了二十多畝地,要想有這麼幾千畝地,可不是有錢便能做到的。

不是有句話嘛,有錢難買不賣的!

這四千畝地,可不僅是財富的表現,更是權勢的彰顯!

雲葉好像又找到了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城裏的鋪子一時找不到,自己也閑不住啊!

光這幾千畝地,自己還愁沒有事兒幹嗎?不要忙死人咧!

第一個莊子有些小,莊戶數不多,人也顯得很靦腆。或許是第一次見雲葉的緣故,看起來莊頭一家人都十分拘謹。

端出來的茶碗也不是十分幹淨,茶水也有些問題似的。

雲葉便沒有喝,隻簡單地問了收成,便示意要走。

其實寧寒跟他們也不是很熟,寧府專門有管家跟他們接洽的。所以,寧寒更不想多坐,見雲葉沒興致,便起身帶著眾人走了。

第二個莊子就明顯大得多了,寧寒跟莊頭也熟。

莊頭一家人也喜歡得很,看見寧寒一家幾口子忙上前招待,莊頭夫妻兩個熱情大方,一點兒也不唯唯諾諾,說話也利索。

看樣子過得也好,青磚瓦房還有院牆;拿出來的茶碗、茶水還算上檔次,還端出來不少水果讓兩個孩子吃。

屋裏收拾得也十分幹淨,雲葉這才知道寧寒說在這個莊子上吃飯的原因。

寧寒和雲葉各自攬著孩子坐定,莊頭一家都過來磕頭施禮。

寧寒說“坐吧”,莊頭夫婦這才欠著身子坐了,兒子媳婦卻隻垂手侍立。

兩個七八歲的小孫子帶著寧寧和寧遠,跟侍衛們一起在院中玩,大人們在屋裏說話。

齊莊頭看起來也就五十出頭,個子不高,臉龐黑黝黝的,一看便是常年在地裏幹活兒的莊戶人。

“爺、夫人,今年年成好,咱們莊子上莊稼都能有個好收成。來時路上,兩位主子隻怕也看了吧?玉米畝產得有八百斤呢!高粱也不少,我看今年也能到五六百斤。紅薯更不用說,鐵定也要有兩千斤了。”

過去沒有農藥化肥、種子改良,糧食畝產不能跟現代比。

像小麥,畝產到四百斤就是頂天了!哪像現代,小麥畝產八百斤正常,上千斤的也普遍。

聽了齊莊頭的彙報,雲葉點點頭,“是不少了。隻是,咱們莊子上這些糧食都去哪兒了?”

寧寒接過話來,道:“原先都是送到西南大軍處的,現在西南不夠才送。這兩年便是儲著的多了,城裏的糧店也賣些,城裏也有幾個大戶供著。”

地裏的產出,租戶們留下一部分,大部分是要上繳到寧府的。

四千畝地產出可不少,光是在幾個糧店裏零售,自然慢些。

若是儲存,可要占不少地方。再說,糧食儲存時間長了,發黴、鼠咬、發芽……損耗得也不少。若是浪費了,那才叫人心疼呢。

所以,還是要少種些糧食,年年打下這麼多,外走也掙不了多少錢,到底要就地消化了才好。

若是種蔬菜,也就是百十畝就夠了。

雲葉皺眉,“可找到大去處?”

齊莊頭看著雲葉,搖頭,“沒有……這兩年風調雨順的,戰亂也平了,糧食不缺。說起來倒掉價了呢。”

雲葉自然是知道這個的,農民豐收不增收,這也是一個怪現象了。

正說著,春兒等人過來請示:“夫人,飯菜好了。”

莊頭夫婦忙招呼擺桌、拿酒,嘴裏還謙遜著:“鄉下小地方、茶淡酒粗,主子們不要嫌棄。”

看著桌上的小酒壇子,雲葉突然笑了。

寧寒心中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