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段(1 / 2)

自己上朝了。

皇帝的第一道諭旨便是調遣已經閑著多年的臨海王親軍,守住淮河一線。

雖還未給封號,但這第一個皇孫輩也帶給了北寧全境福氣:一個月後南楚李岐病逝,李琰與李環立刻因為國主的位置撕破了臉,還未等來北寧鐵騎,先自己打了個天翻地覆,臨海軍順勢南下,駐軍江都。

三個月後的新年,臨海與中軍組成的軍隊大勝。

渡江圍城一役中李琰戰死,李環奉上國璽,徹底歸順了北寧,境內依照北方製度改為州郡。江寧改稱潤州府,李氏一族被永遠困在了故鄉,從此南楚隻剩下一個潦草的名字指代曾經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的江南。

至此,南北一統,天下稱寧。

大軍凱旋時,又一年的上元佳節,高景端坐在東側首席,望向當中披甲抱盔的青年,頎長身形,笑意張揚:“臣,臨海王世子宇文華叩見陛下萬歲、皇後千歲。”

皇帝並不介意宇文華的氣勢逼人:“賜座。”

青年落座,繞過舞姬翩翩衣擺,一雙深邃的眼突然直勾勾地鎖住了高景。四目相對的一刻,宇文華端起酒杯朝他一舉。

高景沒理他,默不作聲收回目光。

他疲倦於從別人身上找明月的影子了。起先看見個相似的背影便會出神,如今這宇文華與明月的年紀、塞北三衛後裔的出身乃至於源自鮮卑的白膚深目都像,被他這樣望著,高景反而尷尬極了。

他疲倦地承認,對他而言明月確實獨一無二。

誰也不是他,誰也取代不了他。

這一年的元夕皓月當空,乾坤殿內還是一如往年歌舞升平。舊人去了,新人又來了,高景坐在當中,做什麼都沒有心情,難得偷閑般想一想賀蘭明月卻被“再也不能見他”的痛苦折磨得疲憊不堪。

他從未妄想還能再見到賀蘭明月,亦不知道同一時刻的千裏之外,自己滿心懷念的人有一瞬也在記掛著他。

——闌珊夢·終——

※※※※※※※※※※※※※※※※※※※※

24號早些時候有一更,不耽誤大噶過年。and!微博有個抽獎,也是除夕開,見@糖梨榆火

第48章 玉門山嶂幾千重(一)

景明二十一年的隆冬尤為寒冷,臥病數年的皇帝高沛積勞成疾,藥石罔顧,於紫微城明堂寢殿內駕崩,享年四十五歲。

高沛年幼登基,在位三十四年,少時太後一族把持朝綱,親政奪回。二十一年中變革吏治,重整科考,大舉提拔寒門士子對抗世家門閥。繼承父祖遺誌,征滅南楚一統江山,其文治武功必將名垂青史,無奈天不假年。

那個夜晚他似乎有所感知,先向後妃、重臣下達了最後的諭旨,在風雪中召見了太子。

幾句話後,高景無聲退出了明堂,安頓在一側偏廳中靜默地等待。沒人知道高景這時想了些什麼,或許他隻是發呆。

陪伴皇帝到生命終點的人是他最小的弟弟高潛,天蒙蒙亮時,他走出明堂寢殿,隻著一件薄薄的單衣,捂著自己的手。他走了兩步後突然雙腿一軟,被旁邊的內侍扶住也站不穩,手指徒勞地在虛空一抓,接著跪倒在地。

高景似有所感地走出門,雪勢陡然變大,鋪天蓋地席卷而來,將他視野都模糊了。他看見跪在簷下的人,似乎主心骨也被抽走了。

高景嘴唇動了動,一句“王叔”還沒出口,明堂內的燈全都亮了起來。

老宦官的聲音從明堂傳出,遞進紫微城的所有耳朵,又經由更多張嘴傳到洛陽的大街小巷,一直傳遍大江南北。

“陛下,薨了——”

皇帝撒手人寰,所有的一切卻有條不紊地繼續進行。天亮後,太子高景即位,為先帝上諡號“孝武”,宣布正月改元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