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段(1 / 3)

……那時我喜愛四處搜羅奇異的故事,這是並州一個德高望重的老人那兒聽來的。”

“什麼?”

“隴西賀蘭氏起先隻是個二十餘戶的草原部落,逐水草而居,沒有野心也不追隨任何人。偶有一日,部落首領路過一條溪流,見岸邊綻放銀白花朵風吹過時顫動仿佛地上銀河,美麗非常。首領觀之可愛,想湊近去看一看,可他剛靠近那水邊,看見那花兒並不紮根土壤,是溪流中倒映的月色波光粼粼一直蔓延到岸邊時微風簇浪,盛放出星辰般的花兒。那位首領情不自禁摘下一朵花放入溪流,即刻月色融化,從水中走出一位神女。”

徐辛頓了頓,繼續講道:“後來首領與神女相愛,兩人再次隨水草遷徙,走過沙漠與雪山後抵達了一片綠洲。綠洲中湖泊亦是銀光閃閃,白沙堆積。他們築起一座城池,通體白色形同地上廣寒。從此首領便與神女定居此地,以河穀背後的一座山為姓氏,每逢夏日城中白花綻放,猶如仙境——那座山便叫賀蘭。”

“這不是……”

“你瞧,白城、月色,還有那種花,是不是有些相通?”徐辛笑著,“所以司天監所言,‘明月照白城’可能真的有所指代。”

賀蘭明月一向不信這些,見她眼神虔誠而溫柔,也道:“或許吧,事在人為。”

事在人為。

先去銀州再至洛陽,到現在百轉千回,賀蘭明月從沒相信過神祇。隻是天相有常,或許冥冥中真的有所保佑。

譬如高景遇見他,又何嚐不是溪流中乍見銀花就此安居?

聊到最後徐辛有些累了,他想起高景還在偏廳等候便起身告辭。

徐辛叫住他,趁明月俯身傾聽時一點他的額頭:“你說將軍當時會不會也夢到了神女下凡,所以才會為你起名‘明月’?”

“那可能是個美夢。”賀蘭明月笑著,替徐辛蓋上了被子。

※※※※※※※※※※※※※※※※※※※※

賀蘭氏的起源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北方有駁馬這個說法,也是挺神奇浪漫的。文中所寫,是亂編的,沒有任何曆史依據嗷。

(突然替換是因為明天特殊日子,不方便更文,就休息了,周天見><

第92章 故山猶負平生約(二)

之後數日賀蘭明月短暫地居於武成殿中,這處不算後宮,原本是高景還沒做太子時的居所,緊靠紫宸殿一側,接見朝臣處理政務都十分方便。

早先的安排是讓他和宇文華安置在文思殿的——鴻臚寺算盤打得精,知道這兩人實質是一樣的身份,高景既然把朱雀衛的軍權都交給他定會給隴西王平反,早些巴結,省得日後顯得諂媚,那就都當做諸侯王世子一視同仁。

但賀蘭明月不願意,他聽見“文思殿”三個字便皺起了眉。

其他人不明就裏,阿芒卻是對賀蘭明月的抵觸知道的。她沒在當場都多年難以望輝文思殿那場雨卻,自己尚且如此,賀蘭明月親曆過,又怎麼直視當中的種種裝潢?這不是變相地讓賀蘭明月難受嗎?

於是不待賀蘭拒絕,這侍女搶先一步道:“不成不成,三公子是王世子,但隴西王已歿數十年,賀蘭是他的遺孤,身份上與臨海王無異……安置在一處卻不成體統。”

鴻臚寺還沒輪到後宮女官插嘴,可阿芒背後是高景的意思,官員隻得應下,當場修改了與文思殿相對的武成殿呈上去,得到高景一個準字。

數天內,秩序在井井有條地恢複。

大朝會通常在初一和十五,用以頒布重要的詔令。

此時已經錯過初一,趁機可以整頓朝中豫王黨羽,以便下一次大朝會時昭告天下。而那些曾經在平亂中站隊錯誤的官員大都被打為逆黨挨個審理,不少人閉門不出,但仍被抓進了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