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嬰是虞主的女婿,且是軍隊的領導,身份不同陶熊,所以,當陶嬰帶領軍隊抵達虞城城外,虞主親自前去迎接,陶熊與虞桑隨同。
虞城的主力早已抵達東穀,在那邊等候陶兵,陶嬰與虞主搭台盟約,盟約內容為:兩氏族永不動幹戈,且無論任何一方遭遇外敵入侵,皆需援助。違背此盟約者,天誅。
巫祝宰殺牛,將牛血盛在碗中,陶嬰毅然伸手指去沾牛血,塗抹雙♪唇,虞主亦如此做。歃血為盟,發出毒誓,以此相互約束。未了,巫祝將刻寫誓言的木版放入土坑,並與犧牲、玉石一並掩埋。
陶熊站在盟台之下,目睹這一情景,心生向往,惟有君主才能與人盟約,他父親既然派出陶嬰前來盟約,顯然他父親百年之後,陶主位必然歸於二兄。
看此盟約,心情複雜的還有虞桑,他也是二子,兵權並不在他手上,在冬穀領兵的是他的兄長虞青。
“長幼有序,長者也無外乎是早生幾年,我亦想領兵打仗啊。”虞桑低聲歎息。
陶熊站在虞桑身邊,雖然他聽到了虞桑的感慨,卻當不曾聽聞,見二哥下盟台,立即迎上去說:“我與你一起去東穀吧。”
“你留在虞城,和虞二公子一起守城。”陶嬰立即否決,轉身朝士兵走去,他將即刻領兵奔赴東穀,與虞青集合。
陶熊見二哥如此堅決,心中不快,不過他心裏也明白,這是他父親的命令,他自己不也說過嗎,最小的兒子最適合當質子。
送走陶嬰,虞主在虞城坐鎮,讓虞桑布置士兵守城。其實理人已經有一年多不曾來騷擾過虞城,在虞城他們很久沒嚐過甜頭,這次與虎方大戰,理人可能乘機來攻打陶城,卻不大可能來攻打虞城。在虞城守城,極可能連隻蒼蠅都沒有,也難怪虞桑歎息說他也想帶兵打仗。
陶嬰盟約完畢,便派一位使者趕回陶城稟告陶主虞城的情況,陶主獲知盟約內容,十分高興。
陶主一直認為陶嬰有人主的才幹,他有六個兒子,但這個二兒子卻是最得他賞識,也獲得臣民的擁護,他心裏早就將陶嬰當成是繼承人。應該說,打陶嬰年少時,陶主就有這樣的心思,因為長子陶澤性情凶戾,不能寬仁待人,並且也不具備為人主的才幹。
使者稟告陶主,退出陶主的寢室,在走廊上被陶澤攔下,陶澤陰冷問:“他們是不是真得盟約了?”
這話讓使者很不安,陶主身邊的侍從中,顯然有陶澤的耳目,要不陶澤不可能這麽快得到消息。
“是盟約了。”使者伏地回答。
“他憑什麽與人盟約!他眼裏還有我這兄長嗎?”陶澤怒不可恕,憤憤趕往陶主的居所。
使者戰戰兢兢爬起,拍拍塵土離開。
陶澤是長子,而長子擁有繼承權,他並非是個廢人,而是因為他父親偏心,平日裏嫡長的位置總是遭到威脅,這也就算了,這回他父親竟明目張膽讓這個二兒子去與虞主盟約,他憑什麽去勝任,他又不是嫡長。
不,不隻陶城人,連虞城人都已經知道陶嬰是陶城的下一任陶主,在他領兵奔赴虞城之時,這就已經是明目張膽了。
陶澤越想越氣憤,衝進陶主的寢居,“唰”一聲抽刀砍木案,暴跳如雷大叫:“我難道不是你的長子嗎?你讓嬰去領兵盟約,眼裏還有我這個兒子嗎?”未了,還嘩啦啦猛踹木案,將侍從嚇得伏地,他將刀砍入木梁,咆哮:“我受夠了你的偏見,我與嬰勢不兩立!”
陶主冷冷看著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