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慚愧”。渴望見諒,需說:“多多包涵”,“請您原諒”。有勞別人,可說:“打擾了”,“麻煩了”。一般場合,則可以講:“對不起”,“很抱歉”,“失禮了”。
第二,道歉應當及時。知道自己錯了,馬上就要說“對不起”,否則越拖得久,就越會讓人家“窩火”,越容易使人誤解。道歉及時,還有助於當事人“退一步海闊天寬”,避免因小失大。
第三,道歉應當大方。道歉絕非恥辱,故而應當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完全徹底。不要遮遮掩掩,“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不要過分貶低自己,說什麼“我真笨”,“我真不是個東西”,這可能讓人看不起,也有可能被人得寸進尺,欺軟怕硬。
第四,道歉可能借助於“物語”。有些道歉的話當麵難以啟齒,寫在信上寄去也成。對西方婦女而言,令其轉怒為喜,既往不咎的最佳道歉方式,無過於送上一束鮮花,婉“言”示錯。這類借物表意的道歉“物語”,會有極好的反饋。
第五,道歉並非萬能。不該向別人道歉的時候,就千萬不要向對方道歉。不然對方肯定不大會領我方的情,搞不好還會因此而得寸進尺,為難我方。即使有必要向他人道歉時,也要切記,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此後的所作所為有所改進,不要言行不一,依然故我。讓道歉僅僅流於形式,隻能證明自己待人缺乏誠意。
第三十八卷 日常見麵禮儀 注意你的手機禮儀
手機電子書·飛庫網 更新時間:2007-10-9 15:19:08 本章字數:986
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無論是在社交場所還是工作場合放肆地使用手機,已經成為禮儀的最大威脅之一,手機禮儀越來越受到關注。在國外,如澳大利亞電訊的各營業廳就采取了向顧客提供“手機禮節”宣傳冊的方式,宣傳手機禮儀。
公共場合特別是樓梯、電梯、路口、人行道等地方,不可以旁若無人地使用手機。
在會議中、和別人洽談的時候,最好的方式還是把手機關掉,起碼也要調到震動狀態。這樣既顯示出對別人的尊重,又不會打斷發話者的思路。而那種在會場上鈴聲不斷,並不能反映你“業務忙”,反而顯示出你缺少修養。因為在會場或會談的短短時間裏,你不和別人聯係天也不會塌下來!
在一些場合,比如在看電影時或在劇院打手機是極其不合適的,如果非得回話,或許采用靜音的方式發送手機短信是比較適合的。
在餐桌上,關掉手機或是把手機調到震動狀態還是必要的。不要正吃到興頭上的時候,被一陣煩人的鈴聲打斷。
無論業務多忙,為了自己和其他乘客的安全,在飛機上都不要使用手機。
使用手機,特別是在公共場合,應該把自己的聲音盡可能地壓低一下,而絕不能大聲說話,以贏取路人的眼球。
在一切公共場合,手機在沒有使用時,都要放在合乎禮儀的常規位置。無論如何,都不要在並沒使用的時候放在手裏或是掛在上衣口袋外。
放手機的常規位置有:一是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裏(這種位置最正規)。二是上衣的內袋裏。
有時候,可以將手機暫放腰帶上,或是開會的時候交給秘書、會務人員代管,也可以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如手邊、背後、手袋裏,但不要放在桌上。
手機短信的越來越廣泛地使用,使得它也成為手機禮儀關注的焦點。在一切需要手機震動狀態或是關機的場合,如果短信的聲音此起彼伏,那麼和直接接、打手機又有什麼區別?所以,在會議中、和別人洽談的時候既使用手機接收短信,也要設定成震動狀態,不要在別人能注視到你的時候查看短信。一邊和別人說話,一邊查看手機短信,能說明你對別人的尊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