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老作為一個堂堂的大曆史學家,竟然讚同焚燒線裝書,甚至必須燒完全世界的,其反諷之功實為老辣圓熟。“新學者”就是再遲鈍,也不會聽不出話中之刺。
反諷之創意始於抓住聽眾的判斷。用適度的誇張和乍聽之下頗有道理的反話,使人從“信其有理”到“發現矛盾”,再進而抓住你要表達的思想核心。
例如,歐斯卡·魏德常常說些機智的反話。他寫過“我不讚成任何違反自然忽視的事”,“君子就是從未無意中動粗的人”,“我們隨時都可善待我們毫不關心的人。”這些誇張的反話乍聽之下很有道理,細細玩味才發現其矛盾的地方。
有的反諷使用者有意通過自我嘲諷的方式將同情、慰藉和愛傳達給對方:
有一位推銷旅行用品的新手,在路上碰到一位老前輩,就向他大訴苦。“我做得太不好。”他說,“我每到一個地方就受人侮辱。”
麵對這種訴苦,老前輩無疑是深有感觸的,他覺得需要幫助這年輕人,但他卻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
“那太糟了,”老前輩甚表同情,“我沒法了解那種情況。40多年來我到處旅行推銷,我拿出來的樣品曾經被人丟到窗外,我自己也曾經被人扔出去過,被人蹭下樓梯,被人一拳揍在鼻子上。但是我想我比較幸運些,我從來沒有被人侮辱過。”
天哪,這還不叫侮辱?這是不折不扣的侮辱!這位老推銷員運用反語和自我解嘲的方式,表達了他對那位年輕人的關心和同情。這種方式之所以有力量,還在於它傳遞這樣一種重要信息;這一切對於一個推銷員來說,都算不了什麼!從而給對方以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力量。
清朝有一學上名童引年,頗有名氣,因此自視才高。一天,童引年遊覽吳山,驟然下起了大雨,匆忙間到一戶農家避雨。家中有一老者,拿出一把紙扇請引年題字。引年輕視老者,隨便題幾字敷衍。他故意把羈(灶)字誤寫成龜字;孔雀兩字,顛倒錯寫。心想鄉下人愚笨不識文字,不懂詞義,也不改正,並假托同年朋友黃殿撰的名字就把扇子還給老史。
沒想到那鄉下老史拿著扇子看了看,笑著說:“老拙一直認為“酒鱉”二字,沒有貼切的對,今天扇頭上‘榮龜’兩字,難道不是天設地造的對子嗎?”又審視良久說:“我這鄉下老妄自小沒有讀書,不知雀孔是什麼東西?想來就是庚倉勞伯之類吧廠接著又露出肅然起敬的樣子說:“中翰才名,足以響徹宇宙,何必假托殿撰之名。請你一定寫上自己大名,稱呼也須斟酌,殿撰其實是愚老門下的學生。”
引年聽著老史的話,心中羞愧汗流如雨。立即叩其姓氏住址,這才知道老者原來是浙中名進士,僑居吳地已經十年了。
3.顛來倒去的幽默美學
在一般情況下,表達總有一個固定的順序,總要一絲不苟地遵守著習慣這個約定俗成的法則。
那麼,在交際時,如果故意顛倒一下這種習慣了的順序,將會產生何種效果呢?答案是,隻要你顛倒得巧妙,就一定會產生美麗的效果。不信,請看下例廣告:
①成年人必須有孩子陪同方可進入本店!(見於兒童用品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