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錢剛的日誌(2 / 2)

於是,我從瓦房裏住進草房子裏,老門仍繼續為我們遮風擋雨。每隔兩年就要修房子的煩惱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卻讓我實在懷念老宅子的青磚小瓦,童年時無法明白是誰不讓我們繼續生活在老宅子裏。即使在那食不果腹的年代,將來要蓋個瓦房的夢想一直鼓勵著我們。終於,父親在煤油燈下寫起了建房申請,來了些幹部,丈地定界確認建房報告。於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瓦房終於蓋了起來。新房落成的時候,母親眼裏含著淚,但卻在笑。

在新房子裏,娶妻生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種糧種菜養豬養雞。除了交農業稅和各種費用,倒也沒有誰來對我們指手畫腳。孩子的童年同樣有著自己的夢想。“我家將來也要蓋樓房”成了我們進步的動力。於是,外出賺錢成了圓夢的捷徑。加班,加班,再加班!為了孩子的夢想,連續幾個月沒有休息的日子也照樣挺過去了。雖然外地的房價那時還沒有發瘋,但一些戶籍限製還是有的。算了,回家蓋樓房。

父親再次寫了申請報告。村裏的紅印,鄉裏的紅印,土管所的紅印,建築站的紅印……該有的紅印一個都不能缺。在交了建房押金幹部定界後終於開工蓋樓啦!父親熬白了頭發,母親敖紅了雙眼,在驗收完成後,終於拿到了房產證。

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家園,樓房後麵廣植桂花樹,院內種滿花草。春有桃花,冬有臘梅,四季桂的花香雖不濃鬱,但也怡人。小院裏的水井不用擔心汙染,院牆上的絲瓜隨時摘下,卻能品嚐到撩人的鮮味。太陽能熱水器既能夠省點“銀子”,也能洗去一天的辛勞。幾個朋友大老遠過來,卻也留戀這平凡的小院,隻要有空便駕車而來:“讓我在這裏睡夠,讓鳥兒叫醒我。”

曾幾何時,麵對坐上火箭的房價,我們倒也不用擔心,不管怎麼樣,我們有個自己的家,不需要去看房產開發商的眼色。倒是為城裏人擔心:房子又漲價了,房奴的日子怎麼過?

天有不測風雲,替別人擔心的人,沒想到自己也會變成無家可歸的人。過去的魚米之鄉,官員手指一劃,農村就變成了城鎮。承包的土地變成了工廠老板的,宅基地成了開發商的。樓房必須拆掉!至於你住到哪裏,給過渡費,自己想辦法租房,安置房建成後再搬進來!

春天,為了繁衍下一代,鳥兒築巢,以至於嘴角流血。為了有個遮風擋雨的家,百姓不知要含辛茹苦多少年。但官員的一句話,老百姓就得拆屋讓地。明知沒有合法手續,也做好了人在房子在的打算,卻也有好心的親朋勸說:“人在就好,就當是遇了天災。”終於,在大喇叭的恐嚇聲中,父親在空白紙上簽了字;終於,辛辛苦苦蓋好的樓房變成了廢墟;終於,我們變成了無家可歸的人!

轉眼間,我們在外麵已經漂泊流浪多年了,雖然多次追問,卻沒有人告訴我,什麼時候可以有房子住?沒有誰告訴我,土地沒了,失去土地的農民怎麼辦?哪裏有讓他掙錢糊口養家的地方?沒有誰告訴我,我們的未來怎麼辦?偶遇鄰居奶奶問我:“房子還要多久才能蓋好?我死之前能住到嗎?”近九十歲的老人這樣問我,不願說謊的我如何回答呢?我隻好用從村幹部那裏得到的答複告訴她:“快了!”

深夜裏,我經常是輾轉難眠。夢中常回想起童年時住過的老宅,少年時住過的草房,畢竟,那裏曾經是我的庇護之所。現在,白發越來越多,想家的夢越做越多。但是,誰能告訴我,何處是我家?誰能告訴我,何時有個家?即使有一天搬進安置房裏,沒有土地的我們憑什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