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段(1 / 2)

是什麼?前曾說“生命充實那鬆開的空隙,而自顯其用,是為心”(見第七章)。不過心不一直對外,還是要通過官體其用始顯。中國人氣候適應力之強,不強於身而強於心,猶惜其身不夠健全,否則將表現更好。西洋人之所以不逮,非緣其外麵工具(身體及方法)不夠,而是其裏麵容積不夠,以致沒有回旋餘地。雖韌性及彈性包含甚廣,此第就其一端而言其理。然大體說,其他一切亦無不根本在此。蓋西洋人多向外作理會而發達了工具。中國人多向裏作理會而涵養了生命。論工具,中國不如西洋,論生命,西洋又不如中國。此其大較也。

第十點“圓熟老到”,為我民族性總括的特征,含義甚豐,難於分說說明。然讀者卻亦不難看出其與本書所論中國文化是成熟非幼稚,是精深非粗淺者之相合。同時亦就知道一切固執社會發展史,抱持文化階梯觀,認定中國落後於英美蘇聯一二階段者,顯然不對。但我們亦初不否認英美蘇聯在某些地方為先進。即由此先進後進之參差互見,吾人是有中國文化為人類文化早熟之論斷。所謂“不露圭角而具有最大之適應性及潛力”,則又其所成熟在內不在外,在生命本身不在生活工具之證明。反觀今日西洋人正有自己不能適應其文明進步之苦,都市中精神病患者日益加多,則其所成就在外不在內,在生活工具不在生命本身,又彰彰也。

末後要論到第一點“自私自利”。潘光旦先生曾以為這是遺傳的。他欣賞人文地理學者亨丁頓(EllisHuntington)以自然淘汰和人口移殖來說明中國民族性(1)(見潘著《民族特性與民族衛生》,商務版。)。說是中國數千年不斷水旱災荒,唯自私心強者易得存活殖種,不然則滅亡,遂淘汰而得此結果。我們實在不敢深信。很顯然地是潘先生本其優生學研究,隻向遺傳上著眼,根本沒有明白中國社會構造之特殊,及其如何陶鑄了中國人的第二天性--習慣。Z本書於中西兩方社會生活之不同,再三致意,其間中西第一對照圖(見第五章),第二對照圖(見第九章),讀者最不可忘記。如圖所示:從一個人到他可能有之最大社會關係,約劃為四級,在西洋人生活中意識中最占地位者,為個人及團體兩級,而在中國人卻為家庭及天下兩級。團體與個人,在西洋儼然兩個實體,而家庭幾若為虛位,中國人卻從中間就家庭關係推廣發揮,以倫理組織社會,消融了個人與團體這兩端。--這兩端好像俱非他所有。必胸中了然於此不同,而後於此一問題的曲折,乃可望辨察明白。--

(一)中國人因集團生活之缺乏,而缺乏公共觀念,缺乏紀律習慣,缺乏組織能力,缺乏法治精神(見第四章),一句話總括,缺乏為營團體生活所必需的那些品德--公德。其所以被人看做自私自利多半為此。西洋人之有公德亦不是天生的。既鍛煉於血的鬥爭,又培養於日常生活,其開端蓋在宗教組織,而從中古都市自主以還乃大為成功(見第三章)。

(二)公德所由養成,端在公私利害之一致,為公即所以為私,為私亦勢須為公。譬如在國際經濟競爭下,一個國民總要用他的國貨,這固然可以說他愛國,但他卻亦正是要鞏固他的生計。又如在政黨選舉競爭下,一個黨員為他的黨而奔走,這固然可以說他忠黨,但他卻亦正是在爭取他的前途。往時教徒於其教會,手工業者於其行會,近代產業工人於其階級組織……其例甚多不必番數。總之,公與私相合而不相離,積久而行乎自然。反之,如其公私恒若兩回事,為公就要廢私,為私不免害公,在那種情勢下斷無法養成公德。所以徑不妨說,西洋人的公德正是由自私而養成。

(三)假若說西洋人公德之養成,隻是順乎人情自然,無所謂自私,那在我完全讚成。但我卻要提出說,中國人沒有養成公德,同樣亦隻是人情自然,而無所謂自私。人總不能離社會而生活是一定的,但社會結構彼此卻不定相同。西洋人所不能離者是其自古及今種種團體組織,中國人所不能離者是其若近若遠種種倫理關係。倫理所不同於團體者,不劃定範圍,更不作對抗,而推近以及遠,又引遠而入近。中國人說近就是身家,說遠就是天下,而其歸趣則在“四海兄弟”、“天下一家”。此其精神寧不偉大?豈有什麼自私?然而可惜是小起來太少,大起來又太大--大到沒有邊際,抓亦抓不著,靠亦靠不得,真所謂“大而無當”。不像西洋人小不至身家,大不至天下,有個適中的範圍,公私合成一片,正好培養公德。其公德所以沒有養成在此,似乎並無應受譴責之處。要知不能離團體而生活者,就養成其團體生活所必需的習慣,不能離倫理而生活者,就養成其倫理生活所必需的習慣。同時,各於其所不必需者,每每不習慣之。中國人不習於愛國合群,正亦猶西洋人之不習於孝親敬長。夫何足怪?然而於不習孝親敬長者不聞有譏,於不習愛國合群者則人人詬病,此無他。逢到今天急切需要國家意識團體行動,而他偏偏不會,且狃於積習,惰性難改而已。生命是活的,時勢不同,隨時宜為新適應。責他今天還在各顧身家,照顧親戚故舊為自私,誠不為過,但若說中國人一向就在自私自利中生活了數千年,則是笑話!一味自私便是“反社會的行為”,將不適於任何社會生活,一民族果真有此症候,早不能存在於天壤間,又何以解於我民族生命延續之久,延擴之大,為其他民族所莫得而比?說自私自利是中國民族性者,殊覺無據。中國人並不見得比西洋人格外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