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開始踏上旅程,除了馬泰等數名隨從,陰離魂也叨了光,盡興的跟著遊山玩水。
一個半月後,一行人才回到子午嶺“金龍江”總壇。
秋風起兮,一切又回複到原來的生活步調裏去。有職位的人回到崗位上去克盡職責沒職位的秦寶寶又開始終日悠遊的生活。
衛紫農卻在這時候輾轉接到兩封遠方來的信。
一封是古恩謙的親筆函,很遺憾的告訴他,莊月在一個月前病亡,死前曾回光近照,很清楚的交代說她帶去子午嶺的那隻木盒子底部有夾層,“冰蠶銀絲軟鞭”就藏在夾層內。她期望秦寶寶能接受它,彌補她心中的愧疚。
衛紫衣吩咐戰平將木盒子找出來,送去給寶寶。
另一封信是房明鏡轉托的,這倒出乎他意料之外。信裏說,他原諒雲山茶一時的失足,仍讓她照養小孩和管理家務,不過,已絕了將她扶正的念頭,照樣作她的二奶奶。信中口吻平淡,像在交代什麼,終究少了過去那種熱切期待老友重逢的意味。
末了,順便提一句,他已於百日內將族妹房友禪嫁了出去,對象是新科進士李純孝,也算門當戶對,才子佳人。
如此說來,沈怡萍真是叫化人唱山歌,窮開心了!可憐!
衛紫衣嗒然若失,歎息著說:“房兄畢竟還是對我生了意見。”
終他一生,沒再踏進梧桐鎮一步。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一年容易又春天。
在“金龍社”總壇裏,一連兩樁喜事使眾人沉浸在喜悅的蜜缸裏,簡直沒人能夠板著臉不笑,大執法陰離魂也不能。
早在去年秋深,趕在雪季之前,先將馬泰和小棒頭的婚事給辦了,讓他“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別再抱怨夜寒孤裝冷。
開了春,等雪溶化,就要著手辦大當家和秦寶寶的喜事。
這可是天大地大的大喜事,“金童閻羅”要娶妻,光這喜帖就可以讓十個人寫得手酸舉不起來。其餘的瑣碎事情,千頭萬緒的,也夠忙彎了三領主席如秀的腰。
眾家夫人、大姑娘、小姑娘,則興致勃勃的忙著張羅準新娘秦寶寶的應用物品。要訂製最漂亮的鳳冠,縫製最華麗的嫁衣……還要慎思該送她什麼賀禮,這非好好討論一下不可,否則送了重複的東西,可就失禮了。
大夥兒窮攪和的忙翻了,反而當事人看來挺優閑的。
漢民族辦喜事就是這麼怪,周遭的人忙得團團轉,新郎新娘隻要坐在哪兒就好了,好像那是別人的喜事,他們是來看戲的。
賀客開始光臨,賀禮已填滿兩個大屋子。
少林方丈悟心大師亦帶領門下弟子共十二人來道賀,他是秦寶寶的主婚人,帶來了她父親秦英留給她的一箱財物。
他們叔侄兩人久別重逢,自有許多話好說。隻是,當悟心大師代盡父職的勸誡她:為人妻者,必須三從四德,以夫為天,克勤克儉,不可任性,不可惡作劇,不可再使小性子,…他說一句,寶寶點一下頭,到後來寶寶的頭愈點愈低,都快掉到膝蓋上麵去了。最後,還是衛紫衣給她解了危,提議和大師下一盤棋。
悟心方丈並非不明白,這些話說了也是白說,但身為娘家唯一的親人,卻不能不在衛紫衣麵前教訓幾句,表示我家的女兒可是有人教養的。
終於,大喜的日子來臨啦!
那是個燦爛的、溫暖的、陽光普照的好日子,亦是忙亂的好日子,偷偷告訴你,新郎與新娘壓根兒沒機會說上一句悄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