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
蘇殞緩緩站起身,雪白的狐裘垂成一片淨雪。
“傳朕的指令,今日攻打謙陽!”
那夜的靜風冷月,唇齒相交,猛然驚嘶的馬鳴都抵不過一句低語,那人低沉溫柔的嗓音始終回響在蘇殞耳際。
“有本事,去拿下西疆。”
好的,絡繹。
我用西疆祭你。
作者有話要說:這兩天搬家,太打斷我的思路了!
六十
六十
大蘇與西疆這一役,無論過去多少年,都令後世稱奇。
他們在評論這一段時,往往會加上“如有神助”四個字。
對於發展大大超出預期結果的事物而言,人們深信,往神明上推就對了。但是那茶餘飯後權作添料的鼓者之言和那白紙黑字的傳奇話本上,又有幾人真正理解那段複雜坎坷的過程真相呢?
都說蘇殞經過謙陽一役後似有神兵襄助,不但一掃之前低迷沉寂的情勢,竟一舉攻向西疆都城鳳澤。
要說謙陽那一役,簡直是個奇妙的分水嶺,第一次攻謙陽,蘇軍賠了個夠本,連主將——禦駕親征的皇帝都被擄了去,連遠在大蘇都城的太子蘇翾都自輔佐大臣顧慨然手中接到了誥命,照詔書上說,前線一旦發生威脅到蘇帝性命的變故便要太子當即稱帝,然而一夜未盡又收到烽火傳信,綠色的火焰,表示平安。
蘇殞回營後大病三日,再起身,整個人像被戰神附了體,進退有度,用兵如神,該往哪裏去,該繞過那裏,算得比天書還準,至於那敵營中度過的那幾個時辰到底發生了什麼,又及送他回來的那匹神秘黑馬到底是何方神聖,簡直成了香豔野史上必不可少的一筆,個中奧妙幾乎快被後人嚼爛。
甚至有人猜測,蘇帝其實是會武的,八成還是哪顆星星降世,定是在那敵軍牢房中激發了某種神秘力量,這才突顯神威,一舉衝出敵營,並在後來的戰事中淩厲盡顯。
對呀對呀,聽的人也狂點頭。
要不怎麼經過那一夜,西疆王便急急帶人折返鳳澤呢?
要說這個蘇殞,實在是命運最最跌宕起伏的皇子,不過一屆相士之言,愣是從最受寵的太子落地成了拔毛鳳凰,但人家有毅力,積蓄三年,最後掐準時機一舉奪下皇位,這麼一看,那些先前擋道的,什麼大人官員西疆王二皇子之流通通成了笑談,不過是列帝傳中開頭出現的幾個引子,像道路上的小石子,被一腳踢開,大家隻會讚那走道的人不畏艱險,勇於突破,誰也不會多加留意那幾個不知飛去何處的名字。
侃大山的人還在侃,聽說稱帝後也不太平呢,似乎和個侍讀鬧了點不清不楚的事兒,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的斬殺絡氏一族的案子也和他有關,不過啊,那人後來……噓,噓~這段不能說,不能說!聽客拍他的手。
哦,對了,那人……不能提,不能提!
一陣你知我知的調侃笑聲後,一個身材高大的人從茶肆走了出來,隨手牽過路旁拴著的鐵灰色馬,嘴裏含了一口濃笑。
這些蘇人,真是!
故事說得跟真的似的,真的有時跟故事似的,人生啊……誰也別跟它較真。
正笑著又想起,自己其實也是蘇人來著。
茶棚裏的人猶在絮叨,接著說,說到哪了?
咱接著說打仗吧。
謙陽。
謙陽一役是個分水嶺。
蘇軍二上謙陽,情況發生了大逆轉。
在場的將士還記得,他們年輕的皇帝又一次披上銀白戰甲,但這一次卻沒有站在戰車上,而是騎在馬上,通身漆黑,四蹄雪白的烏雲踏雪。